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的啟動計劃已經確定。作為該項計劃的&&者,中國希望逐步拉攏印度和産油國等戰略性合作夥伴。中國正著眼國家利益,借亞投行等挑戰由美國主導的國際金融秩序。一方面,感到警惕的美國似乎正採取行動阻止澳大利亞和南韓的參加。在基礎設施需求急劇擴大的亞洲,中美圍繞政策性金融的博弈可能日益激烈。
中國、印度和東南亞等21個國家10月24日就成立亞投行達成了基本共識。
「人心齊,泰山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參加簽署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備忘錄的各國代表時滿意地表示。習近平自去年10月提出亞投行構想以來,在僅僅1年裏就拿出了實現計劃的時間表。
亞投行力爭明年底之前成立,總部設在北京。法定註冊資本為1千億美元,最初目標為500億美元。中國將是最大出資國,但出資額不尋求超過一半。
中國推進亞洲落後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地區中長期經濟增長率的構想,作為主導亞投行的理由具有一定的説服力。但是作為國際機構,亞洲已經有亞洲開發銀行(ADB,簡稱:亞開銀),而中國是僅次於日美的第3大出資國。美國認為中國此舉是試圖挑戰其主導的國際金融秩序,與日本一同主張稱「亞投行與亞開行的作用重覆」,對中國表示出了警惕。
事實上,從中國主導籌建亞投行可以看出中國希望建立容易發揮本國影響力的國際機構。習近平領導層提出了旨在強化資源運輸通道的海陸絲綢之路構想,重視與此次參與籌建亞投行的哈薩克、烏茲別克和斯里蘭卡等國的關係。
不過也有質疑稱中國此舉或是在借國際機構之名推進有利於本國的管線和港口開發。
中國方面表示各國就籌建亞投行簽署的備忘錄不具備法律效力,各國可在該行成立之前決定是否出資。為此,澳大利亞對於簽署備忘錄一度持積極態度,南韓的態度也出現過動搖。不過,此次兩國均暫未簽署備忘錄。國際金融相關人士指出「美國發揮影響要求澳大利亞和南韓不要簽署備忘錄」。
習近平24日與東盟國家中唯一未簽署備忘錄的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維多多通電話,呼籲加強兩國的關係。
(大越匡洋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