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約25分鐘的會談,雙方就發展兩國的戰略互惠關係達成共識。此外還確認將加快啟動東海的危機管理機制。圍繞歷史認識問題,習近平表示「歷史問題事關13億中國人民感情」,不過並未直接提及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問題。
這是2011年12月時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與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會談以來,中日首腦時隔約3年首次舉行正式會談,也是安倍第2次執政以來首次與中國最高領導人舉行會談。2012年5月野田佳彥曾與時任總理溫家寶舉行過會談。
據日本方面介紹,安倍在會談中表示「我希望以此次會談為契機與習主席一道努力改善日中關係」。習近平則回應表示此次會談是改善中日關係的第一步,希望今後逐步為改善關係做出努力。
東海的危機管理機制被稱作「海上聯絡機制」。主要內容包括設置防衛當局之間的熱線以及艦艇和飛機在現場取得聯絡無線電頻率統一等,以避免發生偶發性衝突。習近平表示已經達成共識,希望通過事務級磋商進行溝通。
習近平並未直接提及釣魚島(日本名:尖閣諸島)問題,不過表示希望日本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據中國媒體報道,習近平指出「希望日本採取審慎的軍事安全政策,多做有利於增進同鄰國互信的事,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
安倍表示:「將堅持作為和平國家的步伐,在以國際合作主義為基礎的積極的和平主義指引下,進一步為世界和平與穩定作出貢獻」,呼籲為在東海的合作以及為穩定東亞安全保障環境,在各個層面展開合作非常重要。
而圍繞歷史認識問題,習近平主席強調稱,「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推動中日關係向前發展」。安倍表示安倍內閣繼承歷屆內閣的歷史認識立場。
新華社在會談結束後播發了速報,中文版和英語版報道均指出,「習近平主席應約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中山真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