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馬英九11月13日接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專訪,就兩岸領導人會談問題馬英九表示「必須在國家需要、人民支援、國會監督的情況下來進行‘馬習會’」。
記者:此次APEC「馬習會」沒有實現,您是否引燃期待未來有機會與習近平主席進行會談?如果有機會進行會談,顯然大陸可能會提出兩岸締結和平協議,或者要求政治對話等要求。如果能實現「馬習會」,您希望在哪些議題上與大陸交換意見?
 |
台灣總統馬英九 |
馬英九:「馬習會」這個議題是在去年出現的,因為過去6年來,台灣跟大陸改善關係簽定21個協議,貿易就已經達到1600億美元,人員的往來1年也超過800萬,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的領導人有機會會面把雙方的關係往前推進,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發展。不過因為大陸方面的顧慮比較多,所以原先希望能在APEC開會見面無法實現。我們一貫的態度就是兩岸的領導人會面當然要考慮雙方的身分、場合、時機這些問題,在這些條件都適合的情況下,我們始終是沒有排除。
不過你提到和平協議的問題,這個在3年前我競選的時候有很詳細的説明,因為這涉及到很多深層的問題,目前還沒有辦法在民眾中形成共識。不過我必須指出,我們跟大陸簽的21個協議雖然他的名稱不叫做和平協議,不過都是以兩岸和平發展作為基礎的,應該是屬於一種廣義的和平協議,因為沒有和平沒有繁榮的共識,就不可能去簽這21個協議。因此我們覺得和平協議的問題儘管目前時機還不是很成熟,但是雙方和平發展共創雙贏大方向,應該是不變,且繼續穩中求進。
簡單的説,必須在國家需要、人民支援、國會監督的情況下來進行「馬習會」。
(其他專訪內容已更新,請關注相關新聞)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台北支局 山下和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