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官員當地時間5月26日稱,人民幣幣值「仍處於被顯著低估的局面」。同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卻在有關中國經濟的年度報告中指出人民幣「已不再被低估」。美國政府和IMF之間出現了意見分歧。
美國官員強調,中國經濟「擁有鉅額貿易盈餘,存在眾多不均衡問題」,重申了人民幣被明顯低估的看法。美國之所以認為「人民幣仍被低估」,或許是因為美國國會對總統貿易促進權(TPA)法案的審議即將迎來緊要關頭,針對中國的「匯率操縱」應對措施正在成為問題。
另一方面,IMF副總裁大衛·利普頓26日在北京舉行記者會,表示人民幣已不再被低估。IMF此前稱人民幣「被低估」的立場迎來重大轉變。IMF正在推動成員國將人民幣納入由美元和歐元等構成的儲備資産SDR(IMF特別提款權)。為了納入SDR,人民幣需要在貿易規模和交易自由度等方面滿足作為國際貨幣的條件。
(矢澤俊樹 華盛頓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