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安倍談話言及「反省」和「道歉」

安倍談話言及「反省」和「道歉」

2015/08/14

PRINT

  日本政府在8月14日晚間的臨時內閣會議上,在迎來第70個終戰紀念日之際,決定了首相安倍晉三談話的內容。談話在提及過去大戰中的行為時指出,「一直反覆表明痛切反省和衷心道歉的心情」,在此基礎上表示,「歷屆內閣的立場今後也不會動搖」。談話中稱戰後出生者已超過人口的80%,不能讓子孫「背負繼續謝罪的宿命」。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8月14日發表戰後70週年談話,就第二次世界大戰,安倍稱:「我國至今表明了痛徹的反省和衷心的道歉」,在此基礎上,安倍表示:「歷代內閣的立場,今後也將不動搖」。

 
         安倍談話中稱,「事變、侵略、戰爭。任何武力恫嚇和行使絕不能再次被用做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同時表示「必須建立永遠訣別殖民統治、尊重所有民族自決權利的世界」。在此基礎上表示:「帶著對過去大戰的深深悔悟,我國如此發誓」。

       關於過去大戰中的國內外犧牲者,安倍談話稱:「值此戰後七十年之際,在國內外死亡的所有人的生命面前,深深低下頭,表達痛惜之意,同時獻上永遠的哀悼」。同時談話在並未提及具體事例的情況下指出:「也不能忘記在戰場的陰影下存在著名譽和尊嚴受到傷害的女性」。

        戰後50年的「村山談話」和戰後60週年的「小泉談話」中出現的「殖民統治」、「侵略」、「反省」和「道歉」等關鍵詞將以何種形式得到繼承曾受到關注。在此次談話中,這些表述被全部納入。不過,與村山談話和小泉談話不同,關於「侵略」和「殖民統治」,在與日本行為有關的文脈中沒有觸及。

       安倍談話中指出1920年代的世界經濟危機後,日本「嘗試通過力量的行使來解決外交、經濟的困境」。同時提及1931年的滿洲事變和退出國際聯盟,認為日本成為「‘新國際秩序’的‘挑戰者’。錯誤選擇了應該前進的路線,走上了通往戰爭的道路」。

        談話中提到了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東南業以及台灣、南韓和中國等,表示「苦難的歷史銘刻在胸,戰後一直在為和平和繁榮竭盡全力」。談話還提到了與承受戰爭痛苦的中國人等的和解,表示「希望表達內心的感謝之情」。

     安倍表示「作為唯一的戰爭核爆國,將著眼於核武器的不擴散和最終的消除,在國際社會上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安倍表示今後將堅持自由和民主主義等基本價值觀,「高舉積極的和平主義大旗,為世界和平與繁榮做出比以往更大的貢獻」。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7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0
投票總數: 4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