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為何能在不依靠血緣和姻親等「靠山」的情況下獲得台灣領導人的地位呢?台灣大學副教授黃長玲認為,原因之一在於台灣憲法規定的「女性職位配額」。
1947年施行的台灣憲法第134條規定,必須在各種選舉中設定女性職位配額。據黃長玲分析,(創建國民黨的)孫中山受到理想主義的強烈影響,帶來了有關女性被選舉權的積極思想。
台灣的這條法律總是為政界輸送了一定數量以上的女政治家。在2000年的選舉中,呂秀蓮成為了首位女性「副總統」。立法院中的女性身影也越來越明顯。在本屆選舉中,當選的女性候選人達到43名,相當於113個席位的38%,較改選前增加了5人。
據國際組織「各國議會聯盟」統計,截至2015年11月,全部成員國和地區的女性議員比率平均值為22.7%。台灣超過日本的9.5%和南韓的16.3%,與亞洲最高的東帝汶的38.5%相近。
中國大陸還沒有過女性政治局常務委員。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女性委員只有劉延東和孫春蘭2人。到目前為止,女性政治局委員總計只有6人。其中,江青、葉群和鄧穎超3人分別是毛澤東、林彪和周恩來的妻子。
雖然即將誕生首位女總統,但台灣仍存在社會男女不平等的地方。台北世新大學副教授陳宜倩對於女總統的誕生表示,這僅僅是一個開端。同時以美國總統歐巴馬為例,陳宜倩指出,即使有了第一個非洲裔的總統,美國的種族歧視也不會迅速消失。她認為台灣根深蒂固的父權主義觀念也不會立刻改變。
陳宜倩指出,蔡英文雖然沒有政治上的「靠山」,但成長在經濟富裕的家庭,充分接受了在政界出人頭地所不可或缺的教育。我們關注的是出身在經濟不富裕、又缺乏「靠山」的普通家庭女性是否也能在政界大展拳腳?
此外,黃長玲也表示,蔡英文只不過是為女性打開了一扇大門。這扇門能否開得更大?蔡英文的能力正在受到考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川瀨憲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