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朴槿惠11月29日表明了在2018年2月任期結束前卸任總統職務的意向。朴槿惠自2013年2月就任至今接近4年。她曾描繪出力爭擺脫出口主導的經濟結構、通過培育內需型企業、中小和風險企業來實現增長的模式,但這些目標很難説已經實現。
反映出目前困境的是經濟增長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1月28日將2016年南韓經濟增長率預期下調至2.7%。去年6月曾預測達到3.6%。有分析認為,受智慧手機起火問題困擾的三星電子的增長失速、以及南韓國內政治混亂等正在産生負面影響。經合組織預測南韓經濟增長率2017年也僅增長2.6%。
在上任當初,南韓民眾對朴槿惠的期待很高。這是因為她呼籲消除在財團優待政策突出的李明博前政權時代蔓延的財團違規行為和貧富差距的擴大。
實際上,朴槿惠就任總統後制訂了限制財團關聯企業間的不透明出資關係和交易的新法律,還在全國設立了風險企業扶持基地。的確培育出借助免費聊天應用飛躍發展的LINE的母公司NAVER等潛力風險企業。
但是,以南韓的經濟增長率以達到3.3%的2014年為頂峰,隨後陷入停滯。另外,失業率也從2013年的3.1%逐步惡化至2014年的3.5%、2015年的3.6%。據稱以年輕人為中心,失業人群正在增加。
從金融市場來看,朴槿惠政權時代或許可以算是「寒冬」。南韓綜合股價指數(KOSPI)截至29日比朴槿惠總統就任之前低2%,與同一期間的日本股市(上漲6成)、德國股市(上漲4成)以及美國股市(上漲4成)相比,持續低位徘徊。
這種情況與日本和歐洲等已開發國家轉向貨幣寬鬆、競爭性貨幣貶值日趨激烈不無關係。此外,與中國等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企業的競爭也日益激化,進入今年後,南韓財團下屬的大型海運公司韓進海運於9月陷入破産。此外,南韓三星因智慧手機起火事故等影響而遭遇業績低迷。
在有潛力的風險企業和新産業誕生之前,南韓大企業增長放緩。朴槿惠總統最終未能實現經濟重振目標。
金融市場是否已考慮到朴槿惠總統的「政績」?市場冷靜接受了朴槿惠29日下午宣佈儘早卸任一事。KOSPI收於1978點,與前一交易日基本持平。此外,韓元截至下午3點半為1美元兌約1167韓元,僅僅略微轉向了兌美元升值。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菅原透,富田美緒,岸本Marimi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