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政治遺産去向(下)外交
2017/01/10
圍繞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7年最初的出訪目的地,日本政府內部於2016年秋季提出了訪問包括伊朗在內的中東地區的方案。當時是希望借此確保從中東穩定採購日本所依賴的能源,同時從側面支援主導與伊朗達成核協議的美國歐巴馬政府的中東政策。但隨著唐納德·川普當選下任美國總統,上述方案也自然再無下文了。
安倍「俯瞰地球儀外交」被動搖
川普對於和日本保持良好關係的伊朗顯示出強硬姿態,對核協議持否定態度。為此,安倍將出訪地調整為澳大利亞和東南亞3國。在川普的亞太政策尚不明朗的背景下,安倍只能首先重新鞏固立足點。
![]() |
「由於川普的衝擊,不得不調整外交日程」,正如日本政府高層所感嘆的一樣,即將上台的美國總統川普正在動搖安倍的「俯瞰地球儀的外交」。包含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談判在內的對俄羅斯外交也不例外。這一談判如果能取得進展則有可能成為安倍最大一筆政治遺産。
2016年10月,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與川普的親信之一、美國前國防情報局局長麥克·弗林(Michael Flynn)舉行了會談。弗林隨後被內定為下屆政權中主管國家安全保障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菅義偉在會談中詳細説明了日本政府重視對俄談判的立場,隨後弗林回應稱,川普也十分重視對俄關係。
隨著提倡轉向親俄路線的川普上台,日本政府內部也産生了一種擔心,即「對俄羅斯來説,日本的戰略價值將下降」。2016年12月下旬,安倍針對之前與普丁舉行首腦會談時啟動磋商並達成協定的北方四島共同經濟活動,面對執政黨高層表示,「希望早日訪俄,以鋪平道路」。從中透露出安倍為了避免受今後美俄關係的影響,希望儘早坐實磋商基礎的想法。
日韓關係、TPP……
在受美國影響這一點上,日本對朝鮮政策也如出一轍。在朝鮮綁架日本問題上,自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以來沒有取得什麼進展。川普並未否定與金正恩政權展開對話的可能性。如果美朝展開對話,對於朝鮮來説,推動朝日磋商的價值就將相對降低,綁架問題的解決將漸行漸遠。
此外,與需要在對朝鮮問題上保持步調一致的南韓的關係也籠罩陰影。2015年底,日韓宣稱就慰安婦問題達成了「最終且不可逆轉的解決」的協議。這本應成為給日本與南韓的歷史問題劃上句號的政治遺産。但隨著南韓方面推動協議的總統朴槿惠遭到彈劾,未來的不確定性變大。甚至可以聽到有總統候選人表示要取消協議或重新談判。
「如果推翻協議,丟臉的將是南韓」,日本外務省高層強硬的表態反倒證明了一種危機感,即如果南韓下一屆政權重提歷史問題,安保合作等日本期待的積極對話將再次陷入停滯。
雖然全球範圍內的不確定性與日俱增,但日本不得不依賴日美同盟的局面卻難以改變。不過,川普提出調整與同盟國的關係,同時宣稱要退出美日為建立亞太地區的秩序而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日美正在就安倍1月下旬的訪美進行協調,安倍希望借助與正式就任總統的川普的首次日美首腦會談來加快建立信賴關係。安倍政權能否在外交方面留下政治遺産,似乎將取決於其與將在今後4年領導美國的川普政權的關係。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