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的安心與苦惱
2017/01/16
台灣的總統蔡英文結束對中美洲4國的訪問,於1月15日晚返回台灣。蔡英文在過境地美國與共和黨議員等會面,加深了關係。不過在其出訪期間,大陸的航母遼寧號繞台灣航行,壓力進一步增強,接近美國的風險越來越明顯,蔡英文政權為平衡與美國和大陸的關係而煞費苦心。
蔡英文同一日發表的講話主要圍繞大陸和美國展開,關於美國,蔡英文表示在簡短停留期間與重要人物進行了對話。
在蔡英文在1月7~15日出訪期間,在台灣相繼有媒體到報導稱蔡英文將與川普身邊的人進行接觸,總統府對此表示否認,稱並未與下任總統川普身邊的人士進行對話。
![]() |
從休士頓入住的酒店走出的台灣總統蔡英文(1月7日,reuters-kyodo) |
蔡英文去程經停休士頓時與共和黨議員等進行了交流,不過在回程經停舊金山時卻沒有做出什麼顯眼的行動,似乎透露出不想過度刺激大陸的想法。
川普13日接受美國報紙採訪時表示,不保證必須堅持承認中國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國家的「一個中國」政策。川普計劃將中國大陸無法讓步的「一個中國」原則作為條件,將與大陸的外匯和貿易政策談判向有利於美國的方向推進。
台灣的應對比較複雜。蔡英文政權的基本路線是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維持兩岸的現狀。川普的發言乍一看與蔡英文的想法一致。但蔡英文政權一直通過對「一個中國」原則的認識採取模稜兩可的態度來探尋與大陸的對話。如果大陸的矛頭指向台灣,兩岸關係可能會變得更加緊張。
中國有《反分裂國家法》,如果徹底失去和平統一台灣的可能性,可以行使包含武力在內的非和平手段。台灣民進黨的方面的智庫認為,台灣雖然想與美國加深關係,但如果美國是作為一張談判牌使用,台灣則無法徹底控制風險。
在蔡英文出訪5天後的1月12日,中國大陸的航母遼寧號穿越大陸與台灣之間的台灣海峽北上。遼寧號2016年年底經過台灣海域的西太平洋南下進入南海,在一系列的訓練中環繞台灣航行了一圈。
1月12日,與台灣沒有外交關係的非洲尼日利亞政府要求在該國的台灣代表機構更改名字。包括日美在內,台灣與很過國家通過窗口機構維持著非正式的實務關係。大陸施加的壓力擴大到了非正式外交領域的擔憂加劇。
蔡英文政權被認為目前正儘量避免刺激大陸。但露骨的壓力加深了民眾的反感,蔡英文政權轉為對大陸和解的可能性比較低。
2016年12月台灣當地雜誌《天下雜誌》實施的輿論調查顯示,接受並推進與大陸統一的意見僅佔整體的1成。對維持兩岸現狀的蔡英文政權基本路線的支援沒有動搖。
蔡英文政權被認為期待美國提供能抗衡大陸航母的潛水艇等軍事設備。如何才能在抑制大陸抗議的同時實現?美國、台灣、大陸的拉鋸戰可能會成為東亞局勢的火種。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伊原健作 台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