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改組內閣能挽回支持率嗎
2017/08/03
例如1997年9月,時任日本首相的橋本龍太郎的人事調整。橋本起用因洛克希德事件(美國飛機製造商洛克希德為獲得客機訂單而在全球範圍內行賄,1976年曝光)被判有罪的佐藤孝行擔任總務廳長官,遭到輿論強烈反對。佐藤在短短12天後辭職,同年12月的調查顯示橋本的支持率比佐藤辭職前還低8個百分點。
![]() |
在民主黨政權下,2012年10月,時任首相野田佳彥在敲定起用田中慶秋擔任法務相的人事安排後,田中被爆出接受外國人捐款問題等。田中辭職之後野田的支持率比改組前下降13個百分點。
醜聞風險
對於支持率暴跌的安倍政權來説,如果此次的人事調整遭遇失敗,有可能成為政權的致命傷。日本政府和執政黨將慎重調查候選人是否存在「政治與金錢」問題,然後確定人事調整。
安倍對身邊人士表示,「(內閣)骨架不應該頻繁改變」。考慮到國會答辯的穩定性等,沒有突出問題的麻生和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將有望連任。此外,據稱還希望自民黨內第4大派系岸田派會長、外相岸田文雄連任。安倍被認為在7月20日與岸田圍繞人事調整進行了磋商。同時,支撐自民黨的幹事長二階俊博也將連任。
這種求穩的安全措施與鞏固政權的意圖難以兼顧。如果大量起用前閣僚和各派系推薦的資深人士,人事調整將欠缺新意。另一方面,如果追求新意,提拔首次入閣者和年輕人,出現失言和醜聞的風險將隨之提高。熟悉輿論調查的埼玉大學教授松本正生表示,「很難預測支持率將如何變化」。
「只要這麼做狀況就會改善,像這樣的好主意不可能存在」,被視為後安倍時代有力候選人之一的岸田文雄20日在其派別的會議上如此表示。自民黨相關人士中有聲音稱,「要是沒有除了首相以外全部換人的決心,支持率就不會改善」。雖然希望迅速恢復大幅下跌的支持率,但希望避免風險。對安倍來説,此次人事調整將非常棘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