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記者「魚鷹」搭乘體驗記
2018/04/03
本以為飛機還在跑道上做起飛準備,卻突然感覺身體騰空而起。接著,我看到了後方打開的機艙口外的景象,這才發現原來已經起飛。機艙內響徹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噪音之大甚至讓人無法與一旁的人交談。「啪塔啪塔」、「咔咔咔」,在螺旋槳的旋轉聲和機械聲夾雜在一起的一陣響聲過後,我和其他同行的記者搭乘的「魚鷹」傾轉旋翼運輸機開始迅速上升,一次不同尋常的體驗也由此開始。
3月7日,駐沖繩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普天間基地(位於該縣的宜野灣市)舉行了邀請媒體人士搭乘「魚鷹」的體驗活動。因為能直接採訪美軍部署情況的機會很少,所以有約20名媒體相關人士報名參加。
在搭乘前,美軍相關人員用了約1個小時向我們介紹「魚鷹」的性能。借助幻燈片,他們一邊強調「對海軍陸戰隊來説(魚鷹)是最優秀的飛機」,一邊展示設想從普天間基地飛往朝鮮半島、新加坡等的地圖。
![]() |
説明「魚鷹」性能和安全性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人員 |
聽完説明後,我們領到了帶有氧氣瓶的救生衣以及配備頭戴式耳機的頭盔。美軍人員告訴我們「如果掉到海裏就把氧氣瓶放入口中,像通常那樣呼吸就行」。體驗搭乘者都被要求籤署了「免責同意書」。
此次體驗飛行的路線是從普天間基地到沖繩縣北部的伊江島的一個往返,單程大約15分鐘。媒體人士等分2架搭乘。
隨後,我們走向了旋翼已開始旋轉、處於待命狀態的「魚鷹」。走到附近時,感覺差點要被狂風吹走。我們走進了各種管線和儀器裸露在外的機艙內,相向而坐。據稱每架可以搭乘25人。機艙內可以聞到很濃的汗臭味。
![]() |
魚鷹的機艙內部 |
如果是民航客機,一般會聽到「飛機即將起飛」等廣播,但這樣的軍用機在起飛時似乎沒有特別的告知。在轟鳴聲中,我們乘坐的「魚鷹」啟動了向上抬起旋翼的「垂直起降模式」,機身開始像普通直升飛機那樣上升。不一會,又聽到「咔咔咔」的機械聲,旋翼開始向前傾斜進入「轉換模式」,在進一步上升之後,旋翼進入「固定翼模式」,飛機開始像普通飛機那樣水準飛行。
可以分別以上述3種模式飛行是「魚鷹」最大的特點。即使沒有較長的跑道也能起飛,又能擁有媲美固定翼飛機的速度。讓龐大的機身改變形狀進行飛行的方式也比想像的要順暢。
起飛後,飛機一度朝著太平洋一側飛行。從窗口往下看,是一片蔚藍大海。之後,飛機像是橫穿沖繩本島一樣,飛越了名護市上空,朝著目的地伊江島飛去。據稱,這是美軍平時訓練時使用的路線。在飛機轉向等的時候的確感覺有些搖晃。
我們搭乘的「魚鷹」最終降落在伊江島的海岸附近。可以看出這裡只是對雜草叢簡單修整開闢出的一片場地。這不禁讓人想起了之前美軍的説明,確實「只要有足球場的大小,(魚鷹)在哪兒都能起降」。停留片刻後,飛機再次起飛,沿著相同的路線返回了普天間基地。
![]() |
搭乘的人員和物資從後部艙口進出(沖繩縣伊江村) |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