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地震因何而起、今後哪些地區要警惕?
2018/06/19
有專家基於地震儀的數據和地震的位置指出,此次地震與上町斷層帶有關。同志社大學的堤浩之教授表示「從發生餘震的地點來看,上町斷層帶北端的深處可能是震源」。該斷層帶越是深入地下,斷面越向東方傾斜,在地表深處,可能在近處與此次的震源相連接。
如果是上町斷層帶導致的地震,今後大阪市和堺市等大阪府的主要城市有必要提高警惕。
如果是向東西延伸的高槻市斷層帶引發的地震,京都市和神戶市北部等地發生地震的概率將提高,如果是生駒斷層帶,大阪府東部和奈良縣西部發生地震的概率將提高。
![]() |
從此次的地震可以看出,周圍的斷層也存在引發大地震的風險。地震調查委員會的平田直委員長以2016年的熊本地震為例,呼籲「後面的地震可能比第一波地震更強。未來2到3天不要放鬆警惕」。
6月以來,千葉縣周邊相繼發生地震,群馬縣也在17日發生了震度接近5的地震。關東和大阪距離較遠,兩地的地震被認為並無直接聯繫。
一般認為,在南海海溝大地震發生之前,直下型地震會呈活躍態勢。不過,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的岩田知孝教授表示,「南海海溝的地震地區並未因此次地震而劇烈晃動。此次地震應該屬於內陸直下型的活斷層地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