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第三國合作首指泰國高鐵
2018/09/05
中日兩國政府在第三國推進基礎設施的合作方面開始有所動作。雙方計劃9月下旬在北京舉行由政府和民間組成的聯合委員會的首次會議。首先將圍繞對泰國高速鐵路項目的投資合作啟動磋商。日本方面希望避免與中國的基礎設施訂單競爭出現過熱,與此同時推動中國遵守透明性高的投資規則。一方面,中國則希望降低在海外基礎設施投資方面遭受的負面評價,似乎還透露出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牽制美國的想法。
關於在第三國展開基礎設施合作,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舉行會談時曾達成共識。安倍正在討論10月訪華,力爭屆時就具體合作項目達成協定。安倍對於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顯示出合作姿態,希望加快關係改善的趨勢。
![]() |
計劃9月舉行首次會議的是中日第三國經濟合作官民聯合委員會。日方由首相助理官和泉洋人、中方由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燕、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分別領銜。民間則有日本最大經濟團體「經團連」的管理層等參加。
在該委員會展開討論的基礎上,在安倍訪華時將舉行兩國部長級官員參加的「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作為具體的合作項目,計劃簽署20~30項備忘錄(MOU),雙方目前正展開協調。
中日雙方首先將就投資泰國國內推進的高速鐵路項目展開合作。泰國提出了以連接3個主要機場的高速鐵路建設項目為支柱的「東部經濟走廊(EEC)發展計劃」。預計將成為一個投資總額超過5萬億日元的大項目。中日將在9月召開會議的委員會之下設專門分組會,力爭參加最早在年底實施的國際招標,確定具體方案。
此外,還將討論中日企業在第三國共同爭取光伏發電項目訂單、以及中日合資企業向第三國推銷發電站等。除了交通和能源領域的基礎設施項目以外,雙方還力爭在金融、保健和初創企業投資等廣泛領域展開合作。
![]() |
亞洲開發銀行(ADB)預測認為,2016~2030年亞洲基礎設施需求將達到26萬億美元。中日為了抓住這一旺盛的需求,正展開投資競爭。
但是,過度競爭將給中日雙方帶來負面影響。投資對象國為了獲得有利條件,在中日之間加以權衡。因此出現了條件糟糕也勉為其難接訂單的事例,例如相比最初預期壓低利率,或極端減輕對象國政府的費用負擔等。尤其是中國,被認為更重視本國企業獲得訂單和政治影響力的擴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