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熊貓的旅日之路
2018/11/12
|
1972年10月27日,為了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國政府向日本無償贈送了1對大熊貓「康康(雄性,當時2歲)」和「蘭蘭(雌性,當時2歲)」。據説,當時很多日本人聞訊前往羽田機場和上野動物園想要一睹熊貓的真容。在從機場前往動物園的路上還配備了警車開道和約100名警備人員,簡直就是VIP待遇。來到動物園後,這兩隻「初代旅日大熊貓」立馬掀起了日本動物園史上的空前熱潮。上野動物園的入場人數在1973年創下了歷史最高記錄的920萬人。
![]() |
到達上野動物園的康康和蘭蘭吸引了大批日本民眾前來參觀 |
但遺憾的是,康康和蘭蘭未能生下寶寶。1979年9月,10歲的蘭蘭因急性腎不全併發尿毒症死亡,解剖屍體的時候在肚中發現了胎兒。1980年1月,另一隻雌性大熊貓「歡歡」從中國來到日本成為康康的第二位「新娘」。可康康卻在短短半年後因為夏季感冒突然死亡。孤獨地度過2年之後,歡歡在198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0週年的時候迎來了自己的另一半「飛飛」。
歡歡和飛飛的産子之路依然坎坷。1985年6月27日,它們的寶寶「初初」出生。作為第一隻在日本出生的熊貓,初初卻只活了43個小時,因為被母親歡歡壓在身下導致胸部挫傷死亡。
十幾年間,從熊貓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以來,日本還是沒能迎來1隻熊貓寶寶。這時的飛飛已經18歲左右,相當於人類的70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