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警方與「暴力團」的鬥爭
2019/01/15
這些人是總部設在北九州市的工藤會下屬組織成員,經常從周邊的飯店和建築公司收取保護費。「乖乖給錢吧,不然被盯上就完了」,被朋友相勸的酒館老闆娘每月向該組織上繳10萬~20萬日元的保護費,這種情況持續了4年。
![]() |
警方在調查與暴力團成員的槍戰現場(1994年10月28日, 北九州市八幡東區) |
這位朋友之所以如此相勸,是因為曾經在小倉站前經歷了該組織的內鬥事件。「你跟誰説可以在這裡收錢的?」「以前就是我們的地盤,給我滾出去!」震耳的叫罵聲之後響起了「砰!砰!」兩聲槍響,周圍的人被嚇得四處逃走。
「頂上作戰」
暴力團儼然已經進入了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要想改變這一切絕非易事。1992年日本開始實施《暴力團對策法》,各個地方的公安委員會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認定「指定暴力團」,並且對「指定暴力團」的要求封口費、要求免除或延期借款等27種行為進行了明確的禁止。《暴力團對策法》施行後,「指定暴力團」成員的經濟行為受到極大限制,一般企業也明顯減少了與有暴力團背景的企業和個人的交易。
日本目前一共有24個「指定暴力團」的組織,福岡縣境內的就達到了5家,在日本首屈一指。其中的工藤會是日本唯一被指定的「特定危險指定暴力團」,被認為有使用兇器對人的生命和身體造成重大損害並且有重覆發生暴力行為的危險。儘管成員只有幾百人,但2014年7月被美國財政部稱為「世界最大犯罪組織YAKUZA之中最殘暴的團體」,並對工藤會總裁野村悟和會長田上不美夫實施了經濟制裁。
福岡縣警方也對「暴力團」進行了打擊。2010年福岡縣在日本首次實施向「暴力團」提供利益將受到處罰的暴力團排除條例。2014年,警方又開展了「頂上作戰」,從領導層開始削弱工藤會的勢力。2014年9月11日,圍繞1998年前漁業協同組合長被射殺案件,警方以殺人罪逮捕了工藤會老大野村悟以及十幾名幹部。同時從資金源頭下手,嚴厲取締各種名頭的保護費和上供費等。
![]() |
去福岡縣警察本部參加聽證會的暴力團相關人員(1992年4月27日) |
在北九州市,建築公司曾經最多要將承包項目金額的5%「上供」給工藤會。在「頂上作戰」實施之後,暴力團對建築行業的影響力下降。一名60多歲的男性説:「以前會有暴力團出沒,我都不想接活了。頂上作戰之後開始恢復了正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