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恩第3次保釋申請終於獲批的背後
2019/03/05
戈恩的逮捕也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圍繞屬於「形式犯罪」的薪酬過少記載事件,海外媒體等相繼發出嚴厲批評,「在歐美,經濟事件的調查一般通過自願的調查取證等進行」、「長期扣押屬於侵犯人權」。
之後,東京地方檢察廳特搜部借助屬於給公司造成損害的「實質犯罪」的特別瀆職事件將戈恩逮捕和起訴,在法國雷諾,私人挪用嫌疑表面化,批評一度減弱,但將長期拘留視為問題的聲音在國內外仍一直持續。
東京地方法院批准戈恩保釋的理由和保釋條件的詳細情況並未公佈。不過,在審前整理程式還未啟動的階段批准保釋實屬罕見,除了戈恩方面的提議內容之外,有可能還考慮到國際社會的批評,更為慎重地對是否拘留進行了判斷。
如否認罪名、拘留趨於長期化的現狀此前被律師等批評為「人質司法」。日本刑事司法面臨世界審視目光的此次事件給圍繞保釋判斷和拘留理想狀態的討論提供了新的課題,或將對其他事件也産生影響。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