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中美俄在限制AI武器上有溫度差
2019/03/26
圍繞搭載人工智慧(AI)的新型武器進行討論的國際會議於3月25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設置限制的必要性及法律責任問題成為討論的焦點,日本政府呼籲人類參與操作不可或缺。不過,在開發方面先行一步的軍事大國美國、中國、俄羅斯等對設置限制依然態度謹慎,預計難以達成協定。
![]() |
會議現場(3月25日,瑞士日內瓦的聯合國歐洲總部) |
圍繞AI武器的理想方式,各國在限制非人道武器的《特定常規武器公約》的框架下,從2014年開始進行討論,此次是第4次舉行會議。與會各方將在29日之前就制定國際性規則的必要性、倫理、技術管理、軍事效果等問題交換意見。
AI武器又被稱為「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統」,能夠自動發現目標、自主判斷進行攻擊。這種武器具有可降低士兵前往危險地域作戰必要性以及可實施精準攻擊等優點。一方面,不少聲音擔憂存在誤操作以及被恐怖分子獲得的風險。
![]() |
美軍的無人機(Reuters) |
自爆型無人機等人類一定程度參與管理的武器已經被投入實用,但是人類完全不介入的「完全自主」武器尚未被用於實戰。不過,美國、中國、俄羅斯正在加緊開發,AI武器走上戰場被認為只是時間問題。
最大的爭論點是有無制定國際性限制的必要。巴西等發展中國家認為,「應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禁止條約」。一方面,美俄的立場是在實現實用化之前設限「為時尚早」,中國也反對設置嚴格的限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