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俠」川普會不會撥錯了算盤?
2019/08/02
美國已對來自中國的全部進口商品的約一半(約2500億美元)徵收額外關稅,而中國則對來自美國的全部進口商品的約7成(約1100億美元)徵收額外關稅。兩國的關稅戰已經進入「非對稱的博弈」。
即使美國進一步對3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徵收額外關稅,將稅率在10%的基礎上分階段提高,中國也已無法採取同等規模的報復措施——川普或許正是在計算這樣的得失的基礎上,露出了「關稅俠」(Tariff Man)的獠牙。
![]() |
川普政權還意識到與民主黨前副總統拜登(中)等人的差異(reuters) |
另外,川普表明要實施第4輪制裁措施,是在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辯論會結束之後。美國媒體報導稱,大多數人認為,在支持率上居首位、屬於中間派的前副總統喬·拜登(Joe Biden)表現最佳。希望在2020年總統選舉中連任的川普有可能試圖以更加強硬的對華政策,形成與拜登的差異,以此拉攏屬於支援基礎的白人勞動者階層。
然而,在維持貿易戰的同時,通過貨幣寬鬆和財政刺激來提振美國經濟的川普的經濟政策(川普經濟學、Trumponomics)也難以掩飾其危險性。川普公然批評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或繼續敦促其實施大幅貨幣寬鬆,但目前的基準利率為全年2.00~2.25%,降息的餘地不大。美國的財政赤字也逼近每年1萬億美元大關,推進基礎設施投資等新財政刺激的餘力正在逐漸消失。
如果在這裡浪費了貨幣寬鬆和財政刺激的子彈,存在當美國自2009年7月以來持續的二戰後最長的經濟復甦局面中斷、轉為經濟衰退局面之際,將無計可施這一問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斷言,源自美國的貿易保護是「自傷行為」。如果美國經濟失速,對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打擊也難以估量。美國與中國通過高關稅交鋒的代價肯定巨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小竹洋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