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形狀(180)怎麼了,日本?
2020/03/04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熱中于學華語的日本友人誠君,年初時告訴我,去年他的串流音樂聆聽排行榜第一名是周興哲的〈怎麼了〉。當時他問了我很多日常中該如何使用這三個字的情緒及場合。我解釋了很多,可惜他還是無法完全掌握一些微妙的關鍵。
![]() |
日本人不是比較理智和冷靜嗎? |
這個週末與久別重逢的他見面,兩個人帶著口罩,刻意挑了間人少的咖啡館入座,話題的開頭不免就是新型肺炎(COVID-19)的擴散狀況。
誠君説他原本計劃要出國去玩的,已經取消行程。因為日本的疫情,許多國家都對日本旅遊發出警告。有在巴黎近郊的日本壽司店,店門被噴漆寫上病毒;也有在倫敦搭巴士的日本媽媽帶著孩子,被當地乘客歧視要求下車;聽到更多的是戴著口罩確保安全,卻被歐洲人當面指著説是病毒。這些種種,讓他第一次感受到一直以來拿日本護照是暢行無阻的事,現在竟忽地成為不受歡迎的委屈。
我只能安慰他,不是日本人而已,近來只要是亞洲面孔,在歐美都有被歧視的狀況。況且病毒無國界,現在歐洲各國也開始蔓延,沒有誰是比較高高在上的。
接著,話題一轉,常在台灣的網站追看新聞和「鄉民」討論串的誠君突然告訴我,他終於明白了。明白了什麼呢?我好奇地問。
「明白‘怎麼了’到底該怎麼用,前後文的語意情緒是什麼。」誠君説。
原來這幾個星期以來,台灣民眾旁觀日本對於新型肺炎的抗疫對策及態度,都忍不住留言問:「日本怎麼了?」誠君看多了這三個字的使用邏輯,終於明白用法。我無奈地笑了笑,真不知道這樣的學以致用是好是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