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推動歐盟朝財政一體化邁出一步
2020/07/22
7月21日,為了促進經濟儘快從新冠病毒疫情中恢復,歐盟(EU)峰會就設立7500億歐元復甦基金達成協定。這是一項由歐盟借款之後分配給成員國的計劃,可以説是朝著夢寐以求的財政一體化目標邁出了一步。歐洲一體化因為英國脫歐而出現倒退,但此次化疫情危機為動力,克服了各國之間的嫌隙,彰顯出團結與合作。
![]() |
7月21日,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右)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REUTERS) |
此次的馬拉松會議歷時5天90多小時,最後終於達成協定。「這是歷史性的一天」,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推特上發聲後,德國總理梅克爾回應稱「向全世界發出了很棒的訊息」。
此次的協議加強了歐盟的財政許可權,深化了歐洲一體化。除了經濟復甦資金之外,再加上2021~2027年的通常預算,歐盟可支配的資金總額達到1.8萬億歐元。部分資金由歐盟委員會以發行債券的方式從市場上籌集。發行如此大規模的「聯合債務」尚屬首次。
歐洲一體化此前總是金融、貨幣政策先行,財政落後。雖然金融政策是統一的,但各國財政卻各行其是,這種「未完成的一體化」的缺點成了區域內差距擴大和産生歐元危機的原因之一,呼籲財政一體化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正因為如此,此次的進展雖小,但卻對歐洲的穩定有著積極作用。
危機感推動達成協定
危機感對此次達成協定起到了推動作用。歐盟預計今年區域內實際增長率為-8.3%。在受新冠疫情衝擊嚴重的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的形勢尤為嚴峻,如果將達成協定的時間推後,經濟將進一步下滑,可能會導致南歐的不穩定局勢重燃。
此次達成協定也是對疫情防控措施滯後的反省。最初疫情開始在義大利北部蔓延時,很多國家都對事態採取了靜觀態度。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道歉稱,「沒有人伸出手來提供幫助。我對此感到由衷的歉意」。如果不能達成協定,反歐盟的氣氛有可能會被點燃。
在歐盟的向心力動搖的東歐和南歐,中國和俄羅斯著眼擴大影響力。也有拉攏這些地區的意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