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限制永住外國人再次入境政策受到質疑
2020/07/28
《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2條第4項規定,「任何人進入其本國權利,不得任意加以剝奪」。《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委員會在1999年通過的一般意見中認為,「本國」的概念要比國籍所在國更為廣泛。日本政府則認為「本國」是指國籍所在國。
日本神戶大學名譽教授芹田健太郎指出,「對‘本國’的解釋一般不僅指國籍國,還包含定居國」。他表示「至少應該允許永住者與日本人一樣再次入境」。
歐美各國從人道主義的立場上,批判日本政府的再入境限制。由於對在日本有生活基礎的本國國民的工作和家庭帶來長期影響,歐美各國通過外交途徑等要求日本政府放寬限制。
日本美國商會(ACCJ)要求日本政府允許永住者、商務人士及留學生等再次入境,主張「不能因為國籍而限制出國、經濟及與家人相關的機會」。
日本政府針對包括永住者在內限制再次入境的理由表示,「盡可能防止傳染病流入國內的觀點非常重要」。因出席親人葬禮及在外國做手術等人道意義上的「特殊情況」入境是不受限制的。
日本對再次入境限制一律不予放寬,主要是因為檢查有無感染新冠的PCR檢測能力提升遲緩。從拒絕入境的國家和地區返回日本時必須在機場接受PCR檢測。
![]() |
成田機場檢疫所的醫務人員 |
日本政府將從8月起將國內機場的檢測能力增至每天4000人。9月將在成田、羽田、關西國際3個機場設立「PCR中心」,每日檢測能力將擴大到1萬人左右。
隨著檢測能力提升,回國日本人及作為放寬對象的商務目的新入境者等需要接受檢測的人數也會增加。針對再次入境的外國人的檢測額度有限。
等待再次入境簽證的離境外國人截至7月1日有20.8萬人。其中4月3日以後出國、原則上無法再次入境的永住者達到5000人。如果不加快提升檢測能力,再次入境的大門將難以開啟。
原日本法務省入國管理局長、日本大學教授高宅茂主張,「這是整個政府如何平衡檢疫與經濟等的問題,在檢測體制不完善的現狀下,只能採取一定的限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經亞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瓊斯指數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時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綜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數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紐約黃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