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談辭職理由、後繼人選和政績
2020/08/29
記者:您還會參加之後的眾議院選舉嗎?
安倍:希望作為一名議員繼續展開活動。對之後的政權,作為一名議員進行合作、支撐。
【政權運營的成果】
我認為政治功績要由國民和歷史判斷。在經濟方面,面臨持續20年的通縮,創造出了超過400萬人的雇用。面向工作方式改革、一億人口總活躍社會邁出了一大步。
在外交、安保方面,制定了和平安全法制。以日美同盟為基礎,展開了俯瞰地球儀的外交。這些多虧了在國政選舉中給與強烈信任的國民。
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沒有解決,感到極其心痛。與俄羅斯的和平條約締結、修改憲法,壯志未酬就放棄職務猶如斷腸之痛。
【憲法修改】
十分遺憾,沒有掀起輿論是事實,不能在沒有輿論基礎上推進。自民黨決定了修改憲法4項的方案,誰成為總裁當然也會推進。
【對長期政權的批評】
記者:在學校法人「森友學園」問題、賞櫻會問題上,有將政權私有化的批評。
安倍:政權不能私有化。如果讓人有誤解,必須反省,但沒有私有化的事情。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