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走向辭職的糾結之路
2020/08/30
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老毛病的潰瘍性大腸炎的復發為由,表明將辭去日本首相一職。在當日舉行的記者會上,安倍回顧做出辭職決定的過程時説「我想過是不是還能再堅持一下,也不是沒有糾結過」。面對自身的自民黨總裁任期還剩1年有餘,困擾安倍的「糾結」究竟是什麼呢?
![]() |
在記者會上表明辭職意向,向日本國民道歉的安倍首相(8月28日,日本首相官邸) |
安倍8月24日在東京都內的慶應義塾大學病院接受這個月來的第2次檢查後,1個人打定了辭職的主意。這時的體重已經比之前掉了將近10公斤。
最初發覺自己身體不對勁是在6月份左右。6月13日,在接受醫院的精密檢查後,悄悄見面的一位主治醫生告訴安倍「老毛病有復發的跡象」。
潰瘍性大腸炎容易因精神壓力等加重病情。發覺身體出現狀況的此時,安倍正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策而置身痛苦的谷底。面向日本每戶家庭發放30萬日元現金的方案泡湯、每戶發2枚布口罩、發佈可供在家中消遣的視頻……每件想做成的事情總會受到諸多批評。
內閣支持率也下滑到了2012年12月,也就是安倍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以來的最低水準。「比起其他已開發國家,我們多少還是盡力控制住了感染擴大,即便這樣,為什麼還是得不到(日本)國民的理解呢?」,安倍曾這樣自問。
6月19日晚,在東京都內一家酒店的餐廳,安倍與日本副總理兼財務相麻生太郎、官房長官菅義偉還有自民黨的稅制調查會長甘利明一起用餐長達2個半小時。這是因新冠疫情而「自肅」的會餐3個月來頭一次舉行。
「我想,這次會餐就應該是我們4人」,安倍在這場會餐時微笑著這樣説。2007年9月,第一次擔任首相的安倍因為老毛病的惡化而被迫辭職後,正是這幾張面孔幫助自己走向復出,在第二次上台擔任首相後,也是這幾個人一直支撐著政權運營。
對於自民黨總裁任期還剩僅僅1年的此次會面,雖然也有猜測認為是吹響了著眼於選擇「安倍接班人」的號角。但安倍自己的身心狀況也確實正一步步告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