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走向辭職的糾結之路
2020/08/30
進入7月,以東京為中心,日本國內的新冠感染人數再次開始走向上升。在首相官邸連日召開的會議上,安倍面色青黑,就連與會者也都感覺到來自首相的指示有所減少。甚至還有高層人士説「就算做了説明,(安倍)好像也是沒聽進去的感覺」。
即便是到了7月下旬,安倍也沒有主動提議預定於秋季召開的臨時國會還有內閣改造以及黨內領導層人事的日程安排。在刺激國內旅遊的「Go To Travel 」等新冠對策方面,代替安倍首相走上前臺的似乎是官房長官菅義偉。已經開始有日本國會議員感覺到了安倍從政策決定的中心偏離後的政權內部力學變化方面的異樣。
「還有1年,無論如何也要努力」,安倍對周圍人説的這番話有點像是給自己鼓勁。但正是在這背後,也存在安倍對於因為新冠疫情而越來越難以實現的長期政權的政治遺産的「糾結」之情。
面向作為夙願的憲法修正的討論、還有以俄羅斯以及朝鮮為對象的「日本戰後外交總決算」,這些事項也都因為新冠疫情而束手無策。原本應該成為盡顯日本實力的東京奧運會及殘奧會也看不到召開的眉目。
「政權如果迷失目標的話就完蛋了」,麻生經常對安倍説的這句擔心的話越來越接近現實。
安倍還有一項擔憂。那就是能實現自身業績銜接的接班人問題。安倍一直認為是最有力接班人的自民黨政調會長岸田文雄在新冠疫情應對問題上,沒能主導黨的相關政策,在自民黨內的支援正在減弱。
在日本國會眾議院議員的任期結束的2021年10月前會有眾議院的解算和議會選舉。越是接近這一選舉,在安倍接班人的爭奪這一問題上就越有利於在輿論調查中贏得很高支援的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
安倍對石破茂存在特別的思慮。在第一次擔任首相的2007年的參議院選舉中慘敗給在野黨之際,石破在黨內主導了讓「安倍下臺」的行動。安倍曾向親近的議員詢問和透露,「石破最近都和誰一起吃飯?」、「這樣下去的話,即使想辭職也辭不了呀」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