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勞動黨第1書記金正恩上台已經2年,正通過處決握有實權的前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張成澤鞏固國內的權利基礎,但另一方面,朝鮮在對外政策上卻逐漸走入死胡同。其中,一直將張成澤作為外交窗口的中國也對金正恩倍感不安。政治上愈發陷入孤立的朝鮮放棄核子試驗的可能性也在變小。
 |
張成澤(左)與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握手(2012年8月,北京,kyodo) |
據悉,在朝鮮發佈處決張成澤消息的12月13日,朝鮮駐中國大使館公使來到中國外交部,宣讀了朝鮮中央通訊社已公佈的新聞稿後表示,這是朝鮮內部問題,與中國無關,隨後匆匆離去。留在房間裏的中國外交部官員對此驚訝不已,只能目送其離開。在中國政府內部似乎也開始瀰漫著對朝鮮的冷淡空氣。
在金正恩體制啟動的2年時間裏,中國領導層換屆産生了新領導層,中朝關係也因此發生了較大變化。對於實施核子試驗以及發射彈道導彈、一再發起挑釁的朝鮮,中國也不得不實施了經濟制裁。另外,對於金正恩方面多次希望訪華的交涉,中國最高領導層也始終沒有給予回應。處決張成澤使金正恩訪華的可能性變得愈發渺茫。
此前,每當與中國的關係趨冷時,朝鮮便會通過與日美韓對話來尋求出路,從而獲得暫時的經濟援助。不過,如今日美韓堅持除非朝鮮拿出放棄核子試驗的具體行動,否則不會與之談判的姿態。這使得朝鮮此次也無從期待。
熟悉朝鮮局勢的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張璉瑰分析認為,朝鮮毫無疑問正在為核子試驗做準備。同時指出,如今朝鮮除了顯示強硬姿態外已別無選擇。
朝鮮近年來一直主張同時推進核開發和經濟重建。不過,在張成澤被清洗後,朝鮮似乎立刻顯示出了強硬姿態。在處決張成澤的12日,朝鮮勞動黨黨報《勞動新聞》報導稱「今後將繼續發射衛星」,強調將繼續開發彈道導彈。如果軍隊的影響力不斷增強,朝鮮只會離「棄核」越來越遠。
12月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有關張成澤落馬的消息從四處傳來之際,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副總統拜登與習近平舉行了個別人參加的會談。據稱,相比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問題,雙方在分析朝鮮局勢上花費了更多時間。
令相關國家擔心的是,無路可走的朝鮮會把核技術向其他國家擴散。
「看到他(金正恩)姑父當眾被捕的畫面,真讓我想起薩達姆·海珊同樣所作所為的片段」,美國國務卿克里15日接受美國ABC採訪時提及了美國通過軍事介入摧毀其政權的伊拉克前總統,對金正恩進行了牽制。
實際上,美國正通過非官方途徑試探中國,希望和中國共同探討摧毀金正恩政權可能遇到的情況。不過,中方予以拒絕,僅表示將密切關注朝鮮事態。今後中國是否會像從前一樣充當朝鮮的後盾?前景難以預測……
連結: 朝鮮大清洗(上)金正恩走向恐怖政治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