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軍隊圍繞太平洋的博弈越來越明顯。美國國防部在3月4日發佈的《4年防務評估報告》(QDR)中提出通過重點在太平洋配備海軍軍艦等舉措來轉為應對中國。另一方面,中國政府3月5日公佈的2014年國防預算額創新高。為了對抗重返亞太地區的美軍、與美國構築對等關係,中國將穩步強化「力量保證」。
美國:向太平洋部署60%的軍艦
美國結束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終於騰出功夫啟動應對中國的政策。典型例子就是美國在此次發佈的國防計劃中將配備在太平洋的美國海軍軍艦比重從目前的50%提高至60%。

|

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xinhua-kyodo) |
「‘反介入和區域阻絕’能力極強的國家」, 雖然美國的防務評估中並未直接提及中國,不過卻採用了這樣的表述。「反介入和區域阻絕」正是以2條島鏈為防衛線的中國軍隊的戰略。即使沒有點名,美國的目標也非常顯而易見。
美國此舉的另一個原因是擔心發生偶發性衝突。在東海和南海,美國的同盟國日本和菲律賓遭到中國的「挑釁」。美國認為有必要通過數值化目標來牽制中國。
不過,美國的財政狀況嚴峻。布希前政權就是因為發動2次戰爭而使美國經濟萎靡不振、最終失去民心。因此,與同盟國分擔負擔,共同應對中國將成為今後美國亞洲戰略的基本。
例如美國與日本、南韓、澳大利亞等同盟國擴大合作。其中,美國對日本寄予厚望。防務評估報告中明確提出「強化駐日美國海軍極為重要」,這等於是在呼籲擴大與自衛隊的合作範圍。
在成為美國國防戰略轉捩點的此次計劃發佈前,俄羅斯對烏克蘭南部的克里米亞地區進行了軍事介入,有觀點指出美俄將掀起新一輪冷戰。以緊張的中東局勢為首,此次的國防計劃能否按美國的想法推進仍存在不確定性。
中國:兩條防線
「統籌推進各方向各領域軍事鬥爭準備,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建設,加快全面建設現代後勤步伐,加強國防科研和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發展」,李克強總理5日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緊推進軍隊裝備現代化建設的計劃。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海空兩軍和2炮部隊。為了不讓駐紮在太平洋上的美軍靠近中國本土,擴充航空母艦、隱形戰鬥機、潛艇以及彈道導彈等最先進武器顯得必不可少。
中國對美戰略方面劃設了2條概念上的防衛線,分別是起始於沖繩本島連接南海的第1島鏈和起始於東京連接關島等地的第2島鏈。
幾乎將第1島鏈納入勢力範圍內的中國海軍近年來開始積極在西太平洋實施軍事演習。據中國媒體報道,07~12年的6年間中國共實施了21次軍演,而13年僅1年便實施了9次。如今中國海軍突破第2島鏈的動作已日趨常態化。一位中國相關人士透露「中國已開始向夏威夷海域派遣軍艦收集美國太平洋軍隊的電子情報」。
中國在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爭端和南海問題上保持強硬姿態的另一個目的是試探美國對於太平洋海域發生的問題的反應。
「寬廣的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在對美外交中這樣表示,從中似乎可以看到中國與美國共同管理太平洋的用意……
(吉野直也 華盛頓、島田學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