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貨幣多被「低估」
2019/06/26
日本經濟新聞社(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與日本經濟研究中心推算出了對與經濟實際狀態相符的「日經均衡匯率」。對比最近的2019年1~3月對美元均衡匯率和目前的實際匯率發現,在全部10種貨幣中,包括人民幣在內,除歐元和泰國泰銖之外的8種貨幣處於「低估」狀態。這反映出持續至2018年底的美國加息推動的資金回歸美元。如果美國轉為降息,一部分貨幣有可能面臨升值壓力。
從反映國內外經濟實態的各種宏觀經濟指標來看,日本經濟新聞和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自主推算出均衡匯率。雖然均衡匯率無法預測匯率前景,但與經濟實態相比,可以看出匯率「偏高」還是「偏低」的尺度。
日元兌美元「日經均衡匯率」在最近的2019年1~3月為1美元兌107.2日元,比同一時期日元實際匯率的平均值(110日元)高出約3%。日元匯率從2015年開始一直處於「偏低」的狀態,不過6月25日一度上漲至106日元區間,創下5個半月來的最高水準。
![]() |
這是因為世界經濟的前景令人擔憂,各國競相推出貨幣寬鬆政策。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6月19日表示,「為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將採取適當的行動」,暗示降息。日本銀行(央行)總裁黑田東彥也表示將根據物價「討論果斷採取貨幣寬鬆政策」,但是日本利率的下降餘地有限。日美利差的縮小招致了日元買盤和美元賣盤。
6月28~29日將在日本舉行二十國集團峰會(G20峰會)。在國際性的匯率討論方面,均衡匯率也十分重要。
從此次推算出了人民幣「日經均衡匯率」看,2019年1~3月為1美元兌6.74元,與實際匯率行情(平均6.75元)幾乎一致。當前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88元左右,處於人民幣貶值的方向,有觀點指出中國對人民幣貶值持容忍姿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預測,中國的經常收支最早將在2022年轉為赤字。假設經常收支已經轉為赤字,均衡匯率為1美元兌6.8元左右。以赤字為前提,此前人民幣匯率7元進入視野的水準屬於被低估,中美的匯率問題也與可能成為對立點。
低估程度最為突出的是南韓韓元。目前的韓元匯率比均衡匯率低了近7%。以主力的半導體産業為中心,南韓出口低迷,2019年1~3月陷入負增長,資金正在流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