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升值或迎轉折點,美元日元怎麼走?
2020/09/10
之前處於上升基調的歐元行情似乎正迎來轉折點。原因是在無法預測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何時平息的情況下,貨幣升值帶來的通貨緊縮壓力很可能會加大。市場對歐洲中央銀行(ECB)年內維持貨幣寬鬆政策的預期浮出水面,以美元貶值為背景的看漲觀點正逐步減弱。未來是否會引發日元升值風險將成為關注的焦點。
![]() |
在9月9日的東京外匯市場上,歐元兌美元匯率維持在1歐元兌1.170~1.179美元區間。9月1日,歐元兌美元一度上漲至2年零4個月以來高點的1.20~1.29美元區間後,上漲阻力增大。歐元兌日元匯率主要徘徊在1歐元兌124.5~124.9日元之間,與歐元兌美元匯率的走勢基本一致。從代表貨幣綜合價值的實際匯率來看,歐元比去年年底上漲約7%,在主要已開發國家的貨幣中漲幅最大。
歐元不斷升值的原因是美元存在貶值壓力。預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簡稱美聯儲)的零利率政策將長期持續,在這樣的形勢下,因息差縮小,投資者開始拋售美元。另一方面,歐洲國家就設立7500億歐元的新冠疫情復甦基金達成協定。市場對歐洲比美國更早恢復經濟活動的期待也成了歐元升值的利多因素。
![]() |
歐元紙幣(資料,REUTERS) |
不過,市場上認為歐元會進一步升值的觀點正在減少。原因是,雖然源於美國的美元貶值壓力會繼續存在,但歐洲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視。
8月27日,由各國央行行長等參加的經濟論壇「傑克遜霍爾年會」召開。在論壇上,除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發表演講之外,還有一位中央銀行的高層做了重要發言。那就是歐洲央行管委成員雷恩。雷恩稱「從中期來看,達成通膨目標將會更加困難」,對通貨緊縮表示警惕,同時表示「歐洲央行準備根據需要調整所有政策措施」。
主流觀點認為,歐元區的經濟正在按照歐洲央行的預期不斷復甦。即便如此,未來的不確定性仍無法消除。8月的歐元區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下跌0.2%,這是自2016年5月以來時隔4年零2個月首次降為負值。除了原油價格低迷之外,德國為刺激經濟下調附加值稅(消費稅)也是指數下跌的背後原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