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日本漫畫家水木茂以93歲高齡逝世。他通過人氣漫畫《怪怪怪的鬼太郎》等作品將傳説中面目可憎的妖怪變成造型可愛的萌物,以輕鬆詼諧的筆調描繪了人生的矛盾和衝突。水木茂的創作原點來源於自身的戰爭體驗。對於這名窮極一生呼籲反戰的漫畫巨匠的逝去,日本各界均發出了哀悼之聲。
中澤義則:聽説水木先生仍在執筆創作,我曾經想他或許永遠不會過世。印象中的水木先生鶴發童顏,精神矍鑠,一直都充滿了活力。
我因採訪多次拜訪過水木先生。我自幼就是他的粉絲,在聽他講話時總是歡欣雀躍,充滿期待。他的思維天馬行空,一會兒講這個,一會兒聊那個,有趣的談話十分引人入勝。在採訪中我一不留神,水木先生突然不見了蹤影。原來他出門買了柘植義春的書回來。
談到戰爭經歷,水木先生夾雜著肢體語言描述的十分仔細。他應徵入伍後被派往戰爭前線拉包爾(現巴布亞紐幾內亞)。水木先生笑稱自己是「如假包換的劣等兵」,他在戰爭中因爆炸失去了左臂,九死一生後回到日本。
「水木先生渴望活著回國當個畫家」,他在談話中沒有使用第一人稱「我」,而是用了水木先生。為了謀生,他畫了大量街頭紙芝居(一邊給孩子看畫書一邊講故事的街頭技藝,類似於拉洋片)和租賃漫畫作品。39歲時才得以相親結婚。妻子幫他畫版面分割的線條,以及將背景塗成黑色。水木先生回顧當時説:「真是太窮了」。
後來,水木先生的作品通過漫畫雜誌《GARO》引發關注。一大批少年漫畫雜誌相繼創刊,水木先生利用在紙芝居和租賃漫畫時代創作的鬼太郎、河童三平和惡魔君等漫畫人物,不斷創作出熱門作品,40歲之後終於紅了。
大學時代曾在水木工作室打工的評論家吳智英評價水木先生是「開朗的虛無主義者」。他本人也非常喜歡這一評價。
水木先生的作品風格詼諧,但又帶有一絲無奈和苦澀,描繪了人生的艱難、悲喜和寂寥,結局卻總是能讓主人公得到救贖。厚積薄發的水木漫畫精髓就在這裡。他的愛讀之書是愛克爾曼的《歌德對話錄》。水木先生是一位不斷深刻剖析人性和人生的漫畫大家。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中澤義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