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和「世界記憶名錄」
2017/10/31
10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決定將日本江戶時代朝鮮王朝派遣的外交使節「朝鮮通信使」相關的資料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世界記憶遺産)。另外還批准收錄日本申請的群馬縣高崎市的古代石碑群「上野三碑」等。
![]() |
上野三碑(左起)「多胡碑」、「金井澤碑」、「山上碑」,Kyodo |
教科文組織在巴黎舉行的國際諮詢委員會(IAC)會議上對申遺項目進行了審查,總幹事最終決定收錄。
關於中國、南韓和日本國內的民間團體聯合申請將慰安婦相關資料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一事,國際諮詢委員會建議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從長計議是否列入。
慰安婦問題已經成為日韓的外交問題,日本政府認為「記憶遺産項目會被政治利用」,反對收錄。
日本申遺的項目除上野三碑外,還有二戰中救過猶太人的岐阜縣出身外交官杉原千畝的資料「杉原名單」。杉原名單被認為無緣此次的記憶名錄。
申遺成功的朝鮮通信使是朝鮮國王向德川將軍家派遣的使節團。途經對馬(長崎縣)和江戶,最終抵達祭祀德川家康的日光東照宮(?木縣),一路經過的地區留下了外交文獻和記錄隊伍情況的畫作等,日韓相關地方政府和民間團體共同申請了333份資料。
![]() |
南韓永川市重現朝鮮通信使隊伍,Kyodo |
另外,上野三碑是飛鳥和奈良時代(7、8世紀)建在目前的群馬縣高崎市、被指定為國家特別歷史遺跡的山上碑、多胡碑和金井澤碑的總稱。西元681年建立的山上碑是日本國內最古老的以完整狀態保留下來的石碑。均使用漢字鐫刻,作為記錄東次文化交流的遺産,高崎市等進行了申請。
世界記憶名錄在2015年的上次審查中收錄了中國的「南京大屠殺」相關資料,日本政府提出抗議,要求改善評審制度,一度凍結了提供給教科文組織的分擔經費。
教科文組織決定從2019年的下次審查開始將改變審查制度。圍繞對事實關係和歷史認識存在分歧的項目,將聽取相關國家意見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佈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