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電池新星」將進入日本市場
(2018/05/10)
-

寧德時代將於5月下旬在日本設立銷售辦事處,為客戶的開發提供支援。對日本車企來説,強化與中國電池企業的合作也是緊要課題。有觀點指出,寧德時代正在成為媲美松下的全球最大規模電池企業……
-
日本半導體人才不足 中資也來挖墻腳
(2018/05/10)
-

JR川崎車站徒步4分鐘的一棟辦公樓9層,有一家日本人不熟的企業入駐。企業名是JYM技術,設立目的是半導體積體電路技術開發,實際上這是中國國有企業旗下企業……
-
中興或已在華停售智慧手機
(2018/05/09)
-

中興深圳總部直營店下架全部商品,天貓旗艦店無法下單,非官方店舖也表示「沒有庫存」……
-
「高端化」能否成為中國啤酒兩強的出路?
(2018/05/08)
-

華潤和青島掌握著中國啤酒市場逾4成份額,但近年來不斷受到海外産品擠壓。華潤日前推出了高端品牌,而青島也在擴充不同以往的産品,兩家企業尋求擺脫「低價格」路線。但迅速的轉變也伴隨風險……
-
從「東方影都」項目看萬達
(2018/05/04)
-

在不到1年的時間裏,萬達被迫出售了酒店和子公司股權等約2萬億日元的資産,對曾經的增長戰略不得不做出調整……
-
中美從貿易戰到科技戰 東芝事件啟示
(2018/05/04)
-

沈建光: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對向蘇聯出口數控工具機的東芝下了三年禁令,禁止東芝進入美國市場。在當時的危機情況下,東芝開展了著名的「草根遊説」……
-
小米向港交所申請上市 力爭融資100億美元
(2018/05/03)
-

總市值預計將達到1000億美元左右,有望成為僅次於騰訊和阿里的中國第3大上市高科技企業……
-
中國企業業績大漲 受政策左右狀況未變
(2018/04/27)
-

3072家企業的合計凈利潤達3萬1144億元,大漲21%。由於政府推進煤炭、鋼鐵去産能政策,寶山鋼鐵的利潤增至2.1倍。一方面,受減稅幅度縮小影響,汽車企業的業績增長放緩……
-
中美貿易摩擦或給全球手機産業造成衝擊
(2018/04/27)
-

繼中興之後,美國政府似乎又開始加強對華為施壓。華為銷售額是中興的5.5倍,如果華為受到嚴厲制裁,有觀點認為手機零部件市場按數量統計將失去近四分之一……
-
馬雲在早稻田指點經營秘訣
(2018/04/27)
-

馬雲日前在日本早稻田大學與年輕創業者等進行了對談,講述了作為經營者讓企業實現發展的秘訣。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選取了其中的精華部分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