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正在加強雲業務。此前主要面向在阿里巴巴網上銷售平臺開店的個人和中小企業提供附加服務,今後的客戶對象將擴展到大型企業。爭取在3年內將大企業客戶的數量增至10倍,達到2000家。阿里巴巴在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握有60%的市佔率,但競爭對手的攻勢也十分猛烈。阿里巴巴將利用手中龐大的消費動態數據的優勢,將雲業務培育為新的業務支柱。
阿里巴巴旗下開展雲業務的子公司阿里雲計算於7月22日在北京召開説明會,總裁胡曉明在2000多位觀眾面前發出宣言:「我們希望用數據、計算影響著社會,甚至改變更多的人,更多的企業」。
每年投資10億元
阿里巴巴計劃今後每年投資10億元,在國內外強化作為雲業務基礎的數據中心和高速通信網等IT基礎設施。
以電子商務平臺「淘寶網」等網路銷售為主力業務的阿里巴巴從6年前開始涉足雲業務。淘寶網上的開店者為中小企業和個人居多,沒有自主設置伺服器和通信網的餘力。因此,阿里巴巴通過網際網路提供租借伺服器等IT基礎設施的雲服務。
阿里巴巴的這項開店支援附加服務目前約有200萬家公司正在利用。不過基本上都是中小企業,大型企業僅有200家。2014財年(截止15年3月)雲業務的銷售額比率僅佔整體的1.7%。
雖然並未公佈今後的銷售額目標,不過這是阿里巴巴首次召開雲業務的單獨説明會。原本作為電商平臺「輔助業務」的雲業務為什麼會提升為「主要業務」呢?
其一為阿里巴巴對雲業務作為成長領域寄予厚望。此前,中國企業把精力都放在設備增強等成長戰略上,對成本的浪費並不關心。在面臨經濟增速放緩這一「新常態」的今天,正如一名阿里巴巴高管所言:「能夠節省IT系統經費的雲服務和提高業務效率的大數據解析的需求正在增長」。
其二為電商市場的競爭日趨激化。市佔率位居第2位的京東與騰訊展開資本業務合作,擁有4億用戶的「微信」內接入了京東商城的入口。美國最大零售企業沃爾瑪在7月23日宣佈將1號店的運營公司(在中國網購市佔率位居第6位)收為全資子公司。各電商企業正在逐步收緊對阿里巴巴的包圍圈。
積極迎擊對手的阿里巴巴計劃通過加強銷售人氣日本産品等提高服務水準,形成差異化。但是,認為一枝獨秀局面難以維繫的危機感促使阿里巴巴不斷尋找新的增長引擎。
華為技術和中興通訊(ZTE)等大型通信設備企業在中國雲服務領域領跑。此外,日本的NEC、富士通和美國IBM等外資企業也在尋求機會,擴大業務。
得天獨厚的優勢
阿里巴巴起步較晚,但其具有得天獨厚的競爭優勢。那就是通過3億5000萬客戶的電商業務積累起來的龐大數據。這些數據包括年齡和收入等消費者的屬性、天氣和季節影響消費行為和偏好的變化等,對於制定産品開發和銷售戰略的企業來説,簡直是一座寶庫。不僅單純的存儲數據,而是根據數據分析結果為客戶提供建議型諮詢服務,阿里巴巴有可能開發出其他競爭公司所沒有的服務。
例如在物流領域。阿里雲總裁胡曉明表示,阿里巴巴為每年約50萬億日元的商品買賣提供仲介和配送服務,如果分析其手中的數據,每天能減少總計1000萬公里的浪費運輸。此外,阿里雲已開始承攬中國鐵路總公司的車票預訂系統等業務。
「從IT到DT」。最近,阿里巴巴創始人、董事長馬雲多次使用DT(Data Technology,數據處理技術)這一説法。除了電子商務之外,使用雲服務的客戶企業越是增加,能自動收集的數據就越多。雖然仍存在「數據屬於誰」的爭論,但在13億人的消費市場,掌控了數據就極有可能掌控市場。
建立起電子商務帝國之後,阿里巴巴利用雲技術瞄準的下一個目標或許是成為「數據的霸主」。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上海支局 小高航、北京支局 阿部哲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