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市企業業績「開門紅」背後的隱憂
2017/05/19
中國上市公司的業績正在復甦。2017年一季度凈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0%,遠遠高於2016年全年5%的增速。隨著能源價格復甦,石油和煤炭行業的業績大幅改善,在活躍的基礎設施投資的支撐下,機械行業也扭虧為盈。房地産和汽車行業持續保持良好業績。但眼下的景氣正在緩慢減速,良好業績能否維持下去尚不明朗。
以大智慧的數據為基礎,統計可比較的2744家上市公司業績後可見,凈利潤總額達到6173億元,同比增長21%。上年同期這一數字為下降近2%,整體利潤水準較低,這也是此次增長較高的一個原因。營業額增長23%,達到68121億元。
![]() |
資源與開採行業的復甦及持續發展良好的房地産與汽車産業推高了總體利潤。中國石油天然氣的凈利潤為57億元,與上年同期(虧損137億元)相比改善了近200億元。僅這一家企業就佔到所有上市公司利潤增加額的18%。中國神華能源的凈利潤也達到122億元,增長2倍以上。
房地産行業利潤增長49%,與2016年全年增長近40%相比有了進一步增長。中國政府希望消除房地産泡沫,實施了銀行限貸和二套房購買條件收緊。但從此次房地産企業的業績來看,政策效果似乎有限。
汽車行業利潤增長23%。大型車企受小型車減稅幅度縮小的影響,新車銷售增長乏力,東風汽車的利潤最終下降40%,上海汽車集團的利潤也僅增長4%。但另一方面,許多零部件廠商業績良好,為行業利潤提供了支撐。此前利潤持續下降的機械行業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復甦而出現反彈,行業總體凈利潤幾乎翻了一番。
儘管一季度許多企業的業績取得了「開門紅」,但也有不少觀點擔心到了下半年會減速。僅資源與開採、房地産、汽車這3個行業就佔到總體利潤增加額的近一半,容易受外部因素和政策影響的格局沒有變化。
中國一季度的實際經濟增長率為6.9%,大大高於2017年全年「6.5%前後」的增長目標。中國今後將重視對房地産與金融風險的控制,很可能持續採取偏重於緊縮的貨幣政策。中國上市企業全年能否維護良好業績還無法預料。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上海 張勇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