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企業 > 中國企業從「買家」到「賣家」

中國企業從「買家」到「賣家」

2019/01/11

PRINT

   

阿里巴巴在CES的展區(1月8日,美國拉斯維加斯,玉井良幸攝)

  

  兩家中國企業均由主力業務培育的人才來開發AI和系統,並將這些技術和商品推向全球市場。此前,中國企業派到CES的大多是考察團,為了尋找能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美國和日本企業的産品。如今,這種目的和意圖正在改變,中國企業開始積極推銷自家企業的産品。

 

  但從中國整體來看,還是希望明確作為「買方」的立場。中國在2018年秋季召開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國家主席習近平宣佈,「預計未來15年,中國進口商品和服務將分別超過30萬億美元和10萬億美元」。因為美國的對華逆差也是貿易摩擦的原因之一。

 

  不過,現實中兩國間的貿易關係面臨著一些困難,比如出現了因網路安全問題抵制中國企業産品等逆風。但京東CTO張晨強調稱,只要堅持消費者、客戶至上主義,就能在世界任何地方做生意。中國企業的發展勢頭和能量通過CES可見一斑。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拉斯維加斯 比奈田悠佑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7
投票總數: 4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