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美元融資成本上升
2019/02/19
已披露業績預期的逾2600家企業的數據顯示,出現3%的最終利潤下降。中國為防止經濟進一步惡化,正在推進公共投資和擴大減稅。但不少觀點認為,刺激對策效果顯現要等到2019年下半年,企業的盈利能力和資金週轉改善遲緩。
在企業恢復盈利能力需要較長時間的背景下,過去發行的公司債相繼迎來償還期,這一點也構成負擔。野村國際的推算顯示,到2020年底,每個季度平均有330億美元以上美元債到期。
公司債發行方的3分之2是房地産等實業企業。假設再融資時出現2%的利率上升,支付利息將以每年十數億美元的規模增加。野村國際的經濟學家王立升認為「有可能擠壓資金週轉和企業收益」。
![]() |
北京的房地産建設工地(資料圖、REUTERS) |
國際清算銀行(BIS)數據顯示,中國截至2018年9月底背負超過5千億美元的美元計價債務。不受控制的美元利率的上升是中國面臨的最主要風險之一。
如果償還金額多於債券發行,將導致美元從中國流出。中國拼命通過放寬債券投資限制等舉措吸引海外資金。如果企業的美元債發行陷入停滯,政策的效果將減弱,還將損害海外投資者對中國資本市場的評價。
由於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提出調整貨幣緊縮路線的方針,金融市場正在恢復平穩。但中國企業面臨的環境仍未改善。如果高利率和美元籌集難導致債務違約多發,有可能導致混亂。
外債的發行方還包括被稱為「融資平臺」的中國地方政府旗下的投資公司。如果支援房地産公司和融資平臺的外匯籌集,將使過剩債務等結構性問題得不到解決,而如果容忍優勝劣汰,招致意想不到的經濟減速和資金外流的風險將隨之提高。中國的選擇有些艱難。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張勇祥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