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尖端領域專利申請,中國9個領先
2020/02/12
在中國起到拉動作用的是被稱為「BATH」的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控股和華為技術這4家企業。百度的申請數在4個領域進入前十,4家企業的10個領域的申請數2015年以後達到約6千件。
如果被其他企業控制專利,專利使用費的支付等成為業務拓展障礙的風險將提高。如果缺乏在技術上處於相同水準的專利,「交叉授權」(專利的相互利用)就無法實現,産品和服務的開發有可能變得困難。
![]() |
另一方面,專利的「品質」也至關重要。根據影響力和發展潛力等自主指標分析專利的品質,針對10個領域分別給前10家排出名次。在全部100家(包括研究機構等)中,美國機構佔64家。日本機構為18家,而中國機構僅為1家。
中國為了彌補品質上的劣勢,正在加強智慧財産權戰略,例如2019年1月在最高法院設置專門處理智慧財産權的法庭。日本在專利申請方面,截至2005年在30多年裏排在世界首位,但在實用化和標準競爭方面陷於被動,在很多産業領域失去了競爭力。今後,中國能否利用保有專利,在商用化和服務開發方面領先,將成為關鍵。
美國川普政府對中國的警惕在加強。2019年啟動對華為的制裁。被認為是打算在源自中國的技術在全世界浸透之前進行壓制,圍繞尖端技術的中美交鋒日趨激烈。
◇
日本經濟新聞向Astamuse出資。
調查概要:調查了(1)人工智慧(AI)(2)量子電腦(3)再生醫療(4)自動駕駛及自主行駛(5)區塊鏈(BlockChain)(6)網路安全(7)虛擬現實(VR)(8)無人機(9)導電性高分子(10)鋰離子電池等10個項目。選擇了今後10年有望應用於各個産業領域的核心技術。調查期間為2000~2019年10月。對於向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利廳提出的申請,把橫跨多個國家的同一內容專利定為1件,按申請人的國別統計件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