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獨角獸企業面臨篩選潮
2022/05/26
面板對外銷售的阻礙也很高。中國大型面板廠商京東方科技集團(BOE)和華星光電(CSOT)也使自身的柔性面板進入實用化。與華為等最終産品廠商建立了穩固的供求關係,並未給新興企業以可乘之機。
此外,攜手法國路威酩軒集團(LVMH)和歐洲空中巴士的應用領域摸索也分散了投資。深圳的貿易商相關人士指出「過度尋求擴大業務領域,(收益的)增長速度並未提升」。2019財年(截至2019年12月)最終損益為虧損逾10億元,2020年1~6月虧損9億6千萬元。營業收入2020年1~6月僅為1億1千萬元左右,業績也不容樂觀。
無法瓦解大型企業的市場,在融資方面陷入苦戰的公司不僅限於柔宇科技。同樣的新興科技企業出現激增。
![]() |
在科創板取消IPO計劃的情況2021年超過81起,激增至2020年的2倍。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近年來重視投資者的權利保護,正在加強對IPO的實際業務和經營狀況的監督,這被認為産生了影響。
農業用無人機企業極飛科技(XAG)也是案例之一。今年4月決定撤回在科創板上市的計劃。面對面向農業的産品齊全、在國內外無人機行業掌握很高份額的大疆創新,極飛科技在擴大客戶網方面陷入苦戰。IPO的招股説明書顯示,極飛科技2021年1~6月的最終虧損達到8500萬元。
涉足語音識別AI(人工智慧)的雲知聲智慧科技和開發自動駕駛感測器的禾賽科技也在2021年取消IPO計劃,改為了繼續從基金等籌集資金的方針。都是與大型IT企業和電子零部件廠商等對手展開激烈競爭的領域。
中國2010年代各地誕生了眾多高科技新興企業。但目前的業務環境和融資環境日趨嚴峻,淘汰的腳步聲也許正在逼近。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比奈田悠佑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