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設備和材料行業迎來黃金期?
2023/04/25
實際上,中芯國際計劃在2023財年維持與上年持平的投資,力爭向中芯國際等供貨的中國大型企業正在擴大投資。新工廠和研究設施的建設正在推進,2022年起公佈的投資額合計被認為達到500億元規模。
在廣州的會議上,應用材料公司(AMAT)、KLA和科林研發公司(LamResearch)等美國大型企業、德國西門子等作為贊助商參加,尋找在中國的商機。KLA由新加坡籍高管推銷了面向汽車的技術等。
![]() |
廣州有關半導體供應鏈的國際會議上的中芯國際的展臺(4月18日) |
海外企業尋找商機
美國等大型半導體製造設備企業之所以專注於中國市場,是因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市場,還是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市場。中國研究半導體領域的芯思想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在美國三大半導體製造設備企業2022年的營業收入中,中國佔比達到約3成。
此外,美國的對華管制措施針對的是用於運算的「邏輯半導體」、電路線寬在10~14奈米以下等的尖端技術領域,允許出口成熟領域的製造設備。「如果失去中國業務,企業整體的盈利將惡化,研發也將受到不利影響」(外資企業高管)
在日本企業中,雖然迪思科和日立製作所集團的標誌出現在贊助商名單上,但盯著美國企業的動向,態度低調。一位外資大型企業的高管透露,「如果退出中國市場,將讓當地企業獲得成長的機會」。
對於半導體行業來説,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因此不容忽視。美國等海外企業將在保護尖端技術的同時尋找商機,而中國企業則希望在與海外企業合作的同時獲得尖端技術,政府也捲入其中的博弈和競爭日趨激烈。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多部田俊輔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