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掀生成式AI熱,人才缺口400萬
2023/09/25
招聘網站獵聘的數據顯示,2023年1~6月「演算法工程師」等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領域的招聘崗位增至去年同期的2.3倍。這些招聘崗位提供的平均年薪超過40萬元,遠遠高於純電動汽車(EV)等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約22萬元。
人才短缺現象今後似乎仍將持續。美國諮詢公司麥肯錫在2023年5月公佈的報告中預測稱,2030年中國的AI人才缺口將達到400萬人。
因為人才需求擴大到600萬人,是2022年的6倍,而供給卻只有200萬人。麥肯錫認為:「隨著出生率下降,大學生減少,將越來越難以確保AI人才」。
中美政治對立也給中國獲得AI人才的戰略投下了陰影。美國2022年10月宣佈禁止對中國出口AI使用的尖端技術。2023年8月上旬又宣佈,將在AI等尖端領域限制投資。中國政府也強調保護國家安全,嚴格限制「ChatGPT」等美國生成式AI的使用。
6月,美國微軟表示考慮將中國的部分AI研究人員轉移到加拿大。目的是防止中國國內爭奪人才。
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等2021年公佈的AI相關報告顯示,頂級AI研究人員在美國有1244人,佔到世界整體的6成以上。中國有196人,排在第二,但與美國有巨大差距。
![]() |
中國的AI研究人員本來就有很多人是在美國留學和就職學到尖端技術後回國發展。不過,中美研究人員的交流也不斷減少,中國利用美國技術今後可能會更加困難。
百度與大學合作培養人才
抱有危機感的企業正在致力於培養人才。百度與中國各地的大學等合作,支援AI相關研究。百度首席技術官(CTO)王海峰2023年1月對中國媒體表示,與各方面合作,累計培養了超過300萬名AI人才。
華為發起了AI等領域頂尖年輕研究人員的「天才少年」招聘計劃,甚至還提出過約200萬元的年薪,目前已獲得數百名人才。
騰訊控股也在社交網站上線了面向青少年的AI和編程基礎講座。
即便如此,整個行業仍未能消除人才短缺的現象。從美國等獲得頂尖研究人員越來越難,如果廣泛人才的培養也一直跟不上需求,有可能持續面臨妨礙今後發展的風險。
中國一直將AI作為重點領域的培育産業,與領先AI研究的美國不斷縮小差距。人才培養對於中美「AI主導權」的攻防走向也是一大關鍵。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川上尚志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