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國有企業改革又邁出一步。以石油企業為首,將向民間資本開放鐵道和通信等領域,其目的是提高經營效率和透明度。「以開放促改革」也成為媒體熱議的話題,不過既得利益集團的反抗十分強烈,改革能否具有深度,受到關注。
「中石油在新疆的三大油氣盆地都會嘗試引入社會資本、民營資本,合作勘探開發油氣資源」,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政治協商會議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CNPC)董事長周吉平透露計劃向民間資本開放資源開發等主要業務。
周吉平表示,將按照項目搭建平臺,募集民營企業的資金。中石油已搭建了海外油田開發和管道建設等6大業務平臺,最早將從年內開始與民營企業共同運營。這是自 1988年拆分石油工業部、設立中石油以來首次開放主要業務。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也計劃向民間資本開放石油製品的精煉和銷售等「下游業務」。獲得相關政府機構的審批後,將允許民營企業出資其在全國的3萬多家加油站。
「制定非國有資本參與中央企業投資項目的辦法,在金融、石油、電力、鐵路、電信、資源開發、公用事業等領域向非國有資本推出一批投資項目,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具體辦法」,李克強總理3月5日在全國人大會議上這樣強調。其原因在於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擠壓民營企業的「國進民退」的弊端越來越明顯。
在石油領域,中石油等3大國有石油巨頭壟斷著市場,每年賺取鉅額利潤。另一方面,其生産的石油被視為品質低下,大氣污染物之一硫磺含量是日本的15倍。這很大程度是因為國有3大巨頭怠于實施環保投資。
習近平領導層將石油大企業視為低效經濟的象徵。事故和腐敗問題頻發的鐵路企業也是一樣。計劃向民間資本開放城市地鐵、連接地方城市的城際鐵路以及用於資源開發的專用鐵路的所有權。
中國基本上不允許民營資本進入通信、金融和電力等眾多行業,市場競爭原理很難發揮作用。習近平領導層計劃以對民間資本開放為主要措施,引入市場機制,促進國有企業實施改革。
最大的阻礙來自既得利益集團。石油大企業與政府中樞存在利益關係。習近平領導層計劃通過反腐削弱其實力,不過反抗也非常強。
開放政策也讓人覺得會半途而廢。中石化只允許民間企業在「不超過30%」的範圍內對下游企業出資。這樣一來,民間企業作為股東將無法發揮影響力,光是資本被使用了而已。
改良精煉設備和安裝脫硫設備的環保投資方面離不開引進海外的最先進技術。不過,由於石油是中國的國策業務,政府不願對外資開放。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浙江省)的李書福董事長表示能夠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的培育仍不充分。
(阿布哲也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