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12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3次會議3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總理李克強正式宣佈,將2015年實際經濟增長率目標相比2014年下調0.5個百分點,定為「7%左右」。中國不再勉為其難地追求高增長,而是力爭通過經濟改革實現轉向穩定增長的軟著陸。另一方面,2015年國防預算(中央政府部分)較上年增長10.1%,達到8868億9800萬元,連續5年保持2位數增長。
 |
中國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kyodo) |
此次的全國人大會議會期截至15日,長達11天。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沒有改革的深化和結構調整,就難以實現穩定的健全增長,強調了重視經濟結構改革的姿態。
這是中國政府時隔3年下調經濟增長目標。由於經濟減速,2014年實際增長率為7.4%,創出24年以來的最低增速,低於政府目標。
李克強針對「7%左右」的目標表示:「考慮了需要和可能,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與經濟總量擴大和結構升級的要求相適應,符合發展規律,符合客觀實際」。強調「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顯示出每年保持2位數增長的高速增長已經結束,已進入中高速增長時代。
如果勉為其難地追求高增長,環境破壞、地方政府債務膨脹、房地産投機等問題有可能進一步加劇。中國是希望以零敲碎打的政策舉措穩定經濟,同時推進金融制度等的結構改革,以實現可持續穩定增長。
作為經濟穩定的重要指標,李克強表明了重視確保就業的方針,提出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的目標。由於經濟增速下滑,對於擔憂陷入通貨緊縮的物價方面,中國將物價增幅目標較14年下調了0.5個百分點,設定在 3%左右。
作為15年的主要政策課題,李克強列舉了(1)簡政放權;(2)金融改革;(3)國有企業改革等。關於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李克強表示「穩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擴大人民幣國際使用,加快建設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完善人民幣全球清算服務體系,開展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試點」。
李克強還表示將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一基本政策。將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率較14年下調了1個百分點,調至12%以內。除了貨幣政策外,中國還計劃通過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來支撐經濟發展,提出2015年擬財政赤字1.62萬億元,比14年預算增加2700億元。
此外,李克強還強調推進連接中國到歐洲、非洲的海陸絲綢之路經濟圈(一帶一路)構想。關於習近平領導層推進的反腐運動,李克強表示,堅決遏制濫用權力,全力剷除腐敗滋生的土壤。
(大越匡洋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