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中國二季度GDP增長6.8%
2017/07/07
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與日經QUICK新聞7月5日匯總的中國經濟學家調查中,多數觀點認為,由於中國政府略微收緊金融政策的影響,自2017年第二季度(4~6月)起,經濟再次趨於減速。很多觀點指出,中國房地産價格的上漲也趨於平息,認為影響將在2017年下半年全面顯現的預測也在增加。
![]() |
關於中國將於7月17日發佈的二季度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速,經濟學家的預測平均值為同比增長6.8%,略微低於一季度(1~3月,增速6.9%)。荷蘭銀行(ABN AMRO Bank)經濟學家Arjen van Dijkhuizen指出,一季度經濟增長強於預期,因此北京(中國政府)為了防範資産泡沫和金融風險,正在加強政策的緊縮。
關於2017年全年的GDP增速,經濟學家的預測平均值為增長6.6%,將達成中國政府定為目標的「6.5%左右」。但很多觀點認為,下半年減速趨勢將日益明顯。瑞穗證券亞洲公司的沈建光預測稱,由於基於政府財政刺激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對製造業的拉動效應,上半年表現堅挺,但下半年由於金融政策收緊等的影響,下行壓力將增強。
![]() |
關於以從1到10的數字(10表示最為過熱)表明房地産行情在多大程度上處於泡沫狀態,經濟學家的預測平均值為6.6,低於上次調查的7.3。凱基證券的陳浩分析稱,隨著收緊金融政策,房地産泡沫的壓力在一定程度上減弱。此外,寶盛銀行(Bank Julius Baer)的蘇珊約翰也認為,房地産價格水準依然很高,但當局的政策將讓市場降溫,去庫存也正在逐步推進。
關於有可能招致經濟下行的風險因素,提到「金融緊縮」的回答高於「房地産行情惡化」,首次躍居首位。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引導短期利率走高,同時銀行監管當局也將加強限制理財産品等「影子銀行」。法國安盛投資管理公司(Axa Investment Managers)駐亞洲經濟學家姚遠指出,如果對「影子銀行」過度施壓,將抑制信用仲介功能,有可能衝擊實體經濟。
不過,敲定最高領導層人事的黨代會將於2017年秋季舉行,很多觀點認為,中央政府將根據經濟狀況調整政策(新鴻基金融集團的溫傑)。
關於未來1年的金融政策,多數觀點預測稱,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將維持不變,將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來調節短期利率。
調查方法: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與日經QUICK新聞(NQN)6月中下旬以專研中國經濟的經濟學家為對象,以書面方式開展調查,25人做出了回答。
2011年4~6月以後,每個季度都會針對中國經濟的增長率和相關主題進行調查,此次已是第25次。
參與調查的機構和經濟學家(以機構英語名稱排序,省略敬稱):ABN AMRO Bank (Arjen van Dijkhuizen)、ANZ銀行(楊宇霆)、安盛(姚遠)、中國銀行(香港)(蔡永雄)、新加坡銀行(Richard Jerram)、三菱東京UFJ銀行(范小晨)、西班牙對外銀行(夏樂)、招商證券(謝亞軒)、中信銀行(廖群)、花旗集團(劉利剛)、瑞士信貸集團(陳昌華)、大和證券(賴志文)、星展銀行(梁兆基)、德意志資産管理公司(Sean Taylor)、恒生銀行(薛俊升)、匯豐銀行(屈宏斌)、瑞士寶盛銀行(Susan Joho)、凱基證券(陳浩)、麥格里(胡偉俊)、瑞穂證券亞洲(沈建光)、野村國際(趙揚)、法興銀行(姚煒)、渣打銀行(丁爽)、新鴻基金融集團(溫傑)、瑞士銀行(汪濤)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粟井康夫 香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