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波及中國物價,政府最關注大豆
2018/10/17
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也逐步擴大到中國市場上。不僅是産自美國的進口汽車,被中國列入關稅制裁對象的化學産品和紙製品、飼料等生産原料也出現漲價。中國9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升2.5%,漲幅較上月進一步擴大。中國政府正加強對物價穩定的警惕。
漲價的不僅是美國車
中國國家統計局10月16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9月份的CPI漲幅比8月份擴大0.2個百分點,達到2月份以來的最高水準。主要受惡劣天氣影響,食品類的價格上漲顯著,另外原材料等廣泛領域的漲價也較為突出。
![]() |
據中國媒體報道,德國大型日化企業漢高的中國法人從10月份起對於在中國銷售的黏合劑等進行提價。在發給交易夥伴的通知中,對於提價原因列舉了中國追加的制裁關稅和匯率變化等。
黏合劑及作為其原料的化學産品被認為是從美國進口的。儘管此次未公佈漲價幅度,但漢高剛剛在7月份實施了平均16%的漲價。有人擔心此次漲價會導致客戶流失。
美國大型化學及辦公用品企業3M的中國法人也把在中國大陸銷售的産品提價3~5%。據中國媒體報道,在3M公司發給客戶的通知函中,對漲價原因列舉了原材料價格和人工費用上漲、匯率變化。
![]() |
由於3M面向智慧手機供應材料,因此有觀點認為也將導致手機價格上漲。熟悉IT(資訊技術)産品的分析師指出:「如果中美貿易戰激化,估計將對席捲全球的中國手機廠商的營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造紙企業也陸續決定提價。以往需要從美國大量進口廢紙作為造紙原料,隨著廢紙也成為關稅制裁對象,中國理文造紙等從8月份起決定對部分産品進行提價。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