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調查:預測中國3季度經濟增長6.1%
2019/10/09
日本經濟新聞與日經QUICK新聞匯總的中國經濟學家調查顯示,中國第三季度(7~9月)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的預測平均值為6.1%。由於出口和生産不振,預計將繼第二季度之後繼續減速。除中美貿易戰因素外,企業資金週轉困難和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壓低經濟的風險也開始顯現。
第三季度的增長率預測為5.8~6.4%。平均值為6.1%。作為季度增長率,6.1%這個數值是在有統計數字後,為1992年以來的最低值。
減速預測的主要原因是中美貿易問題長期化。川普政府9月份啟動了「第四輪」對華加徵關稅。工銀國際的程實指出投資和生産的增長勢頭在持續減弱。京東數字科技的沈建光分析認為出口受到關稅問題的影響,以及政府加強房地産調控,使得經濟下行壓力在加大。
![]() |
中國的港口(資料圖,Reuters) |
關於全年增長率預測,2019年為6.2%、2020年和2021年為6%。中國提出的長期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將GDP提升到2010年的兩倍。要完成這一目標需要在2019~2020年實現年均6.2%的增長率,但對於2020年的增長率,20個有效回答中,有8人預計在5%的水準上。
焦點在於經濟刺激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抵消下行壓力。巴克萊銀行的常健預測將會提前使用2020年的地方債發行額度,支援基礎設施投資。三菱日聯銀行的范小晨認為將通過減少企業的增值稅和手續費負擔來扶持民營企業。
中國人民銀行(中央銀行)將下調作為新的實際官方利率的貸款基礎利率(LPR),這一預測也較為突出。
瑞穗銀行的細川美穗子預測「將會每1~2個月小幅下調一次」。凱基證券的陳浩評價稱「有助於貸款利率的緩慢下降,有效傳遞央行的金融政策」。但另一方面,也有觀點認為LPR僅適用於新增貸款,因此其影響限定為短期性的。
對於今後有可能導致經濟低迷的風險,「美國加徵關稅和對中國企業的制裁」、「企業資金週轉困難」、「地方政府債務」的回答居多。瑞穗銀行的細川美穗子指出:「儘管在有序推進有問題的中小金融機構退出市場,但有可能導致中小和小微企業的資金週轉出現惡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