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經濟 > 中國電子産業面臨大遷徙

中國電子産業面臨大遷徙

2013/10/12

PRINT


       美國南部擁有眾多拉美裔移民等,廉價勞動力豐富。尤其是德克薩斯州,工資處於最低水準的勞動者比率在全美國高居第2位。偉創力的主力基地仍然是中國大陸,擁有約9萬名員工,佔全部員工總數的45%。不過,摩托羅拉智慧手機的主力市場是美國。該公司考慮了美國的地利優勢,如果在德克薩斯接受訂單的話,4天內即可完成生産和發貨。由此可見,低成本化的最佳選擇未必就是中國。

  中國大陸電子産品産量佔全球份額5成

       中國大陸在電子産品生産方面目前具有壓倒性地位。據日本電子資訊技術産業協會(JEITA)的統計顯示,根據2012年推測值,智慧手機等電子産品的世界産值比上年增長3%,約為101萬億日元。其中52%在中國大陸製造,比2009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

 
       按産品類別來看,中國大陸佔世界産量的比例(2013年預期)也具有明顯優勢。其中平板電視佔46%,智慧手機佔74%,而個人電腦竟然達到98%。不過,從2013年智慧手機産量預期(全球為9億台)同比增長率來看,大陸將增長30%,而越南將增長1倍。此外,南美和馬來西亞也將增長20%。儘管中國智慧手機的生産規模仍是越南的10倍,但已經不再是獨此一家。

      中國電子産業的「操縱者」是鴻海等台灣的代工企業,但由於人工費的迅速上升,其「成功方程式」正在動搖。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統計顯示,2012年,廣東深圳工廠員工的人工費(包括社會保障費等)為每人6563美元,比2008年增長了70%。

       而在越南,2012年工廠員工的人工費在首都河內為每人平均2533美元。而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則為4780美元,比深圳市低30~60%。代工企業如果不進駐東南亞,其競爭力可能遭到削弱。

       中國地方政府不希望看到就業和稅收減少,而已札根於中國大陸的台灣代工企業也不願破壞與政府的關係,因此進退兩難。由於顧忌政府的態度,甚至有企業計劃推遲工廠搬遷。此外企業還將面臨加工費的降價大戰,因此日本瑞穗綜合研究所中國室室長伊藤信悟認為,「行業重組壓力正在提高」。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6
具有一般參考性
 
8
不具有參考價值
 
5
投票總數: 8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