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國領導層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再三呼籲要「全面深化」改革。但「深化」改革的具體舉措依然模糊,公報中也再次加入了要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內容。要實現「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這一目標,將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領導層中的二號人物、總理李克強的手腕。
習李體制啟動後,作為經濟政策總指揮,李克強的舉動一直備受關注。
李克強反對進行短期經濟刺激、積極抑制信用風險膨脹、重視縮減企業過剩設備等的結構性調整,這一政策態度被稱為「李克強經濟學」。
本屆三中全會的決定鮮明的突出了重視市場作用和減少行政許可權等「李克強經濟學」的基本改革路線。雖然在一些政策的運作上多了些保守色彩,但可以認為,習李體制下的經濟政策運作已經確定了推進改革這一方向。
不過,經濟改革今後能否迅速推進仍不容樂觀。根源於官僚和國有企業等中國政治體制下的既得利益集團的抵制並沒有減弱。
具體舉措今後將由中國各政府部門確定。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力爭兼顧推進改革和穩定增長的李克強經濟學的真正價值將在今後接受考驗。
(大越匡洋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