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中國最大的電商企業阿里巴巴集團的網購網站1天的交易額達350億元,增至去年的1.8倍。這是因為「雙11」實施了力度空前的打折促銷。
雖然「打折」得到了消費者的響應,但是中國的消費者大多數時候還是勒緊錢袋的。從對1~9月實際增長率(7.7%)的貢獻度來看,投資為4.3%,而消費卻僅為3.5%。1~9月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比去年同期實際增長了6.8%,和去年的9%左右相比有所下滑,這對消費産生了影響。
另外,收入差距也拖了中産階層的後腿。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差距約為3倍,如果包括財富和權利集中的既得利益階層,收入差距將進一步擴大。中國媒體報導稱,據推算,包括季節性禮品等在內,既得利益層所得的「灰色收入」每年高達6.2萬億元。只有部分人熱衷於房地産投資,很難促進整體消費水準提高。
從主要的經濟統計數據來看,10月生産、投資和消費均增長緩慢。更能準確反映經濟活動的電力消費量10月同比增長了9.5%,和9月的10.4%相比出現下滑。中國經濟仍處於摸索穩定增長的階段。
(土居倫之 上海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