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金融市場 > 中國擔憂常規干預導致外匯儲備劇減

中國擔憂常規干預導致外匯儲備劇減

2015/09/02

PRINT

      中國之所以在人民幣交易中引進新的限制性規定,是因為8月的人民幣中間價下調導致貶值預期出乎意料地增強,對資本外流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擔憂如果為遏制人民幣貶值而實施大規模的外匯干預,外匯儲備有可能急劇減少。不過,新規定的出台不得不説是與中國聲稱正力爭實現的人民幣交易自由化相抵觸的舉動。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8月11日大幅下調了作為人民幣交易基準的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其原本的目的是希望改革貨幣制度,通過支援出口來提振經濟。不過,下調人民幣中間價後,在人民幣現貨市場和金融衍生品市場,人民幣出現了超出預期的貶值,資本加速外流。人民幣貶值反而對中國的經濟構成了下行壓力,因此人民銀行不得不頻繁採取常規的外匯干預舉措。

  中國外匯儲備於2014年6月達到3.9930萬億美元的峰值,而到2015年7月則減少了近10%。8月由於人民幣貶值後的大規模外匯干預,被認為進一步減少,中國政府正日趨感到擔憂。

 中國的匯率制度為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一直在逐漸推進交易的自由化。中國政府一直聲稱誘導人民幣貶值是走向自由化的措施,而此次引入新的限制性規定可能對中國政府的信譽産生負面影響。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9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1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