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金融市場 > 中德在法蘭克福成立人民幣計價交易所

中德在法蘭克福成立人民幣計價交易所

2015/10/30

PRINT

        中國政府總理李克強於10月29日與正在北京訪問的德國總理梅克爾舉行了會談,雙方就在德國成立涉足人民幣金融産品的國際交易所達成一致。這是在海外的首次嘗試,歐洲投資者買賣以人民幣計價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債券將更加容易。中國尋求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而德國則希望獲得人民幣交易中心地位,雙方的想法不謀而合。歐洲各國對中國資金的相互爭奪正日趨激烈。

       兩國首腦會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談長達70分鐘,大幅超過原定的30分鐘。梅克爾強調「相信中國經濟的發展」。對此,李克強也回應稱,「對德國而言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而中國也會從德國工業中學習更多經驗」。

  成為經濟合作主要議題的是「人民幣的國際化」。為了擴大國際人民幣交易,中德兩國就成立新市場達成了協議。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和德意志交易所集團將共同出資2億元,在德國法蘭克福成立從事人民幣金融産品交易的「中歐國際交易所(CEINEX)」。上海證券交易所表示將於11月18日開始運營。

  除了與中國市場的股價指數等聯動的ETF之外,還將交易中國企業和海外企業發行的人民幣債券等。預計有200家左右金融機構和機構投資者參與交易。德意志交易所集團強調:「將打造能夠以高效方法交易有吸引力的中國金融産品的世界首家以人民幣計價的交易所」。

  在德國新建以人民幣計價的市場,預計將對人民幣的國際化産生明顯推動。隨著中國企業積極進軍海外,以人民幣計價的交易的需求正在迅速擴大。中國希望將此次成立新市場作為推動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儲備貨幣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的措施加以利用。

  對於德國來説,金融機構手續費有望擴大等益處明顯。此外,德意志交易所集團還與中國人民銀行旗下的外匯交易中心,就成立交易中國銀行間利率産品的合資業務達成了協議。

  美國認為「中國需要推進金融改革」,對人民幣國際化提出了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德國方面看起來正在罕見接近中國。而其背後是一種焦慮心理。

  「中英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9月19~23日訪英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了在倫敦市場發行人民幣國債等方面與英國合作。與9月下旬習近平訪美時拿出南海和網路攻擊的美國不同,英國對習近平訪問採取了少有的接待。


       而在英國以外,法國巴黎和盧森堡也對成為人民幣交易中心躍躍欲試,在此背景下,德國也有必要儘早採取新行動。

  此次的中歐國際交易所由中國方面出資60%,運營也由中國主導。德國方面也將獲得巨大回報。中國方面將投入鉅資採購130架空中巴士製造的飛機,同時在舉國努力推進的製造業結構升級方面,將大量引進德國西門子等的最新系統。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阿部哲也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1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4
投票總數: 1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