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行情在2016年的首個交易日1月4日大幅下跌。上證綜合指數比上一交易日下跌近7%。觸發了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4日引入的「熔斷機制」(當股指波動幅達到規定的熔中斷點時自動停盤)。在人民幣貶值導致資本外流和製造業業績惡化的背景下,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出現升溫。
股市暴跌的導火線是中國媒體財新傳媒和Markit于4日上午發佈的2015年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與預計將出現改善的市場預期相反,PMI出現惡化,下滑至3個月來的最低水準。
中國的企業將從15日開始陸續發佈2015年12月期的財報。受PMI惡化影響,鋼鐵和有色金屬等製造業的業績恢復無望的觀點出現增加。去年夏季股市暴跌時出台的上市企業大股東減持禁令將於8日解除,這也在股票供給層面構成重負。
另外受人民幣貶值影響,市場上的避險氛圍出現升溫。中國人民銀行(央行)4日發佈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創下2011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由於美國加息致使中美的利差縮小,人民幣可能進一步貶值。尤其在香港等中國政府的外匯限制波及不到的域外市場,人民幣貶值加速推進。中國的不動産公司等部分企業持有以外匯計價的債務。與汽車公司等出口企業眾多的日本不同,貨幣貶值容易導致股價下跌而不是上漲。
4日下午1時12分股價指數跌幅超過5%。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基於從4日剛啟動的「熔斷機制」,所有股票停盤15分鐘。復盤後賣盤再次湧現,下午1時33分,指數同比下跌了7%。基於規定4日的交易全面停止,比平時提前約1個半小時結束交易。
中國股市下跌不僅對日本股市,還導致台灣和馬拉西亞等與大陸經濟聯繫密切的國家和地區的股市下跌。中國股市下跌很可能再次成為全球股市的不安因素。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土居倫之 上海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